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江宁:政府出手打造“和谐公交”
2007-08-22   来源于:新华日报  【收藏本文
 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江宁区中前社区的100多名中小学生将彻底告别三轮车、马自达,乘上“学生专车”到7公里外的学校上课。
    为偏远社区和村庄的学生“护航”,这只是新成立的南京通盛客运公司的职责之一。“对于江宁这样的新城区来说,公共交通就是城市活力的原动力。新园区、新工厂、新校区、新楼盘、新市民……都需要新生的公交力量负责‘查漏补缺’。” 江宁区交通局局长梁六生说,这是组建公益性公交公司的初衷。
    居民有新需求,公交就要有新线路 
    今年4月26日,对于江宁区城北村2000多村民来说,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这一天,公交车一直开到村头,结束了该村不通公交的历史。村民蔡录珍说,只花一块钱就能坐到江宁闹市区,便宜又安全。中前社区党委书记戴世宁告诉记者,去年城北村合并进中前社区,“出行难”一度成为城北村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去年底区人代会上,他正式提出开通公交的提案。没想到,这么快村民就能圆梦。 
    “公交不通,房子也不好卖。”今年6月的一天,南京21世纪现代城的物管主任蒋晓凌向江宁交通局献上了一面锦旗。蒋晓凌说,他们小区规模很大,有5000多居民。以前居民出行,要跑出1公里才有公交坐。买了房的、想买房的,意见都很大。这个问题也同样困扰江宁很多新开发的楼盘。物管向政府反映后,不到半月,就在小区门口设了站。 
    “群众只要有需求,房产开发到哪里,我们就把公交开到哪里。”通盛公司总经理赵爱荣许下承诺。 
    企业办到哪里,公交就开到哪里 
    如今在江宁,除了江宁开发区和江宁科学园两大园区外,工厂遍地是,有些还向下延伸,背街小巷里都有工厂。老的公交公司不肯开这些线路,每天就为上下班服务,太亏了。但事关投资环境,没有公交,工人上下班怎么办? 
    坐落在南京江宁出口加工区南区的一诠电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台商王明辉介绍,今年3月,通盛公交就把公司与员工宿舍联接起来,800多人上下班,再也不用坐面包车、三轮车了。公交从6:30一直开到20:30,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对于公交带来的便利,南京出口加工区规划建设部副主任易志祥同样深有感触。整个加工区有企业10多家,员工8000多人。没开公交前,黑车猖獗,有关部门取缔多次,禁而不绝。员工乘黑车人身安全没保障,企业很担心。现在好了,公交通厂门,对企业、对职工是最大的便利,也是最好的福利。 
    梁六生表示:“企业发展到哪里,公交就服务到哪里。” 
    “和谐”公交:解决的不仅是出行问题,也不代表就不能盈利 
    通盛公交之所以能放弃眼前利益,“指哪儿打哪儿”,是有“后盾”的。 
    过去,江宁的公交线路由自负盈亏的新城巴士公司运营,政府每年给补贴。但随着房地产业、工业园区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有运力明显不足,偏远路线没人愿开,“出行难”日益凸显。 
    今年1月12日,由三家政府机构——江宁交通局、江宁科学园、江宁开发区联合出资2500多万元,组建南京通盛客运公司。投资主体决定,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亏损的买卖也要做。半年下来,江宁公交线路的触角延伸到了工厂、学校、社区的门口,大大缓解了出行难题。 
    丁涛是东南大学的研究生,今年3月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江宁区区长信箱发了封电子邮件,希望公交能在通达该校北门的基础上,再延伸2.5公里,到达西门。一个星期后,他不经意间发现,公交已悄然开到西门。“不仅如此,学校三个校门,每个门都有公交。”“交通好,大学新校区的形象和品质也得到了提升。”今年4月刚通公交车的中国药科大学办公室主任王季平谈到公交,赞口不绝。 
    赵爱荣说,现在公司的“拥教”线、“拥商”线、“便民”线都不赚钱,但有政府投资做后盾,“和谐公交”会一直开下去。“当然,政府投资,不应是‘亏损’的代名词。下半年,公司将在95辆车,7条线路的基础上,再花1000万元添60辆大巴,增5条线。不再局限于本区域,还要向南京城拓展,和原来的老公交形成竞争。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代表不能盈利。把好事办好,减轻政府和百姓负担也是我们的追求。”(陈志发 宁一 唐悦)
 
打印】【关闭
版权所有@中山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