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菜
阿菜(前排左二)与现场市民合影。 你能想象将来的工作模式会被彻底重组,由现在固定办公地点和时间的雇佣关系转化为一种弹性的合作关系吗?你能想象当你发起一个项目时,与你合作的不再局限于同事,他们更多的可能是素未谋面的社会各层面的精英? 近日,纪录片《创变者》导演阿菜带着他的“一起开工”来到中山,和大家分享未来办公新模式。 “一起开工”是个怎样的社区? 像“线下豆瓣”让进驻者找到合作伙伴 为了拍摄《创变者》,阿菜走访四大洲30多个城市。他发现,这些不同城市的青年都不约而同带他去一个叫做联合办公区的地方。 这种办公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办公室,而是互联网时代下,一种打破行业边界的跨界合作模式,是一种崭新的合作交流空间。受此启发,阿菜回到广州便着手创办了“一起开工”社区。 该社区也不是那种提供创业一条龙服务的创业园或者创业孵化器,“它更像一个线下版的豆瓣,让进驻社区的人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伙伴,然后一起做他们想做的事情。”阿菜说。 社区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社区“居民”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工具,设定一套规则,然后赋权给他们,让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组成自己的圈子。”阿菜说,他们并不扮演一种类似中介或者管理人的角色,他们希望社区里的信息能够更为畅通,从而滋生更多的创新种子。 “一起开工”如何实现盈利? 目前已实现收支平衡会员收费占一半收入 现场有听众提出疑问,创办这样一个社区,虽说是为了鼓励创新和会员跨界协作,但社区如何实现盈利? 阿菜说,“一起开工”社区本身是一个互联网企业,经过1年8个月的运营,今年6月开始实现收支平衡。 “但是,盈利并不是我们最首要的目的,我们希望这个社区能够积累更多的资源,吸引更多的会员,继而扩大发展。”阿菜说,从创建到如今,国内一些风投公司都来找过“一起开工”社区,希望扶持其发展。“我们暂时都拒绝了,不是不希望发展,而是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可复制的、大规模生产的运营模式,因为那时才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前提是保证我们的服务群体和初衷不变,就是面向20—35岁、致力于社会创新的年轻人。” 阿菜坦言,公司也一直在摸索不同的业务模块,如今会员收费占了约一半的业务收入。另外还有互联网业务,从去年开始,发展较快的是“社区智囊团”。 所谓“社区智囊团”,就是承接一个项目后,募集有兴趣、专业能力强、有创新思维的小伙伴,运用团队协作的方法,在“头脑风暴”和思考创造中,得到解决方案。 互联网时代办公新模式会怎样? 办公更有弹性,项目合作制成趋势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互动分享中,阿菜提出的90后办公新模式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 长期以来,人们的办公模式都是固定化的,有固定的工作内容、固定的工作地点和固定的同事。阿菜认为,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这种模式将会受到挑战。 他说,现在的年轻一代,更希望从事自由、有趣味、有弹性、有创造性的工作,他们更专注自我感受。而互联网时代为他们改变传统办公模式带来契机,他们可以通过网络链接资源、人脉、市场、项目等。 “在我看来,今后会有很多项目平台,90后想上班的时候,可以找个项目来做,项目完成后,便可以背上背包环游世界,自己掌握上班的节奏。当然,前提是你真的有知识、有能力、有想法。” 这种新模式还有一个变化,从原来的“项目领导制”变“项目合作制”。阿菜说,深圳地铁公司曾想将一处换乘站重新改造,对广告投放、空间设计、人流走向、商业模式等进行整体改造。“传统思维中,地铁公司可能只找一家广告公司或设计公司来帮它做,但这些传统公司无法给予他们真正想要的,于是,他们将项目分包给许多小而美的创新团队。” “一起开工”社区便承接了其中一部分,设计广告投放的模式,“我们也是从会员中招募有兴趣的年轻人一起合作。”阿菜说。 中山如何凝聚社会创新力量? 不可照搬其他城市模式,坚持本土化 现场也有听众提出,与广州、深圳相比,中山只是二三线城市,人才、文创、社会创新氛围还不是那么浓厚,中山该如何凝聚起一群这样的年轻人呢? 阿菜说,社会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懂得分享,“共享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共享给大家,就像你的想法出去走了一圈后又回到你身边,但它会带回很多其他的东西。” 阿菜表示,每座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所以,中山应该找到自己的特点,而不是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 “在我看来,在一个城市成立创新社区,一定要本土化,还要坚持去做,实现共享。”阿菜说。 相关新闻 “一起开工”参与中山商业地产“包装” “一起开工”一直在探索新的经营模式,这段时间,团队来到中山,因为“中山有栋大厦要招募”。阿菜介绍,这个开发商希望打造出一个有创新概念的商业写字楼。 阿菜称,如今,商业地产处于大爆发时代,但传统地产中介公司,能够想到的包装手段往往是所谓的城市综合体、购物一条龙等,他们接手这个项目后,提出几个问题:这栋大厦在中山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产业能为中山经济发展添加新的元素?什么样的产业组合能最大程度节省企业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 要创新,首要有一个有创意、接地气的团队。于是,“一起开工”对外发布招募公告,征集在公关、新媒体、营销、调研、设计等有专业能力的伙伴一起参与大厦设计。 “我们希望让这些小伙伴成为大厦的内部合伙人,‘一起开工’则全程为地产项目研究、业态研究和商务计划书产出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持。”具体来说,包括用户研究、品牌塑造与传播、青年文化研究等内容的培训,系列跨界工作坊等。 在这个项目中,“一起开工”扮演的是招募、导师、支持系统的角色,“这样的合作模式也将作为我们研究的一个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