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孙中山纪念堂举行。
记者吴飞雄黎旭升摄
或许很多市民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入住小区之后,无法自由选择宽带服务网络,而选择之后也就意味着“被垄断”——一旦接入某一个宽带,就得忍受“高资费、网络不稳定”等苦楚。在昨日召开的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九三学社市委会提出《关于全面启动光网入户工程的建议》,要求打破市民“被宽带”的局面,还市民网络自主选择权。
九三学社市委会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及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根据中山实际,出台光纤到户标准,明确中山光网入户工程在实施时间、执行、图纸报批及竣工备案等四个方面的要求,由市规划局及住建局组织实施。光纤到户通信设施未通过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接入公用电信网,还“被网络”市民自主选择权。
■网民无奈“被宽带”
所谓的“被宽带”,就是指各地小区住户抱怨,住小区后往往只有一家通信运营商可选,而这种选择的背后,却往往是要么资费太高,要么网络不稳定,住户除此之外还别无选择。
根据九三学社市委会的调查,目前中山共有小区宽带用户约97万户,其中中国电信约占85%,中国联通约占12%,中国移动、广电及其它约占3%,电信占绝对优势。长期以来,中山住宅小区绝大部分用户的宽带只能接收小区指定的某一电信服务商,无论是对价格还是网速的选择都较为被动。
上述调查还显示,对于中山市各运营商家庭宽带套餐的最高速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及中国移动为20M,广电宽带为10M 。目前中山绝大部分小区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以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ADSL) 为代表的铜线宽带技术,选择在4M 以下宽带的最多,占比为56%,6M 比例为36%,10M 比例为7%,20M 比例低于1%。与光纤宽带技术相比,铜线宽带资源有限,而且网络质量不稳定,约束了网络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光网入户打破垄断
光网,即光纤高速宽带网络。光网入户就是把光纤拉到新建住宅区、住宅建筑及商住楼每层楼的每一户,甚至每一个房间,每栋楼的光纤汇聚一起统一接入到小区内的配线房(用户接入点),各电信运营企业通过在配线房找到对应的住户进行光纤宽带的接入,从而实现所有小区内光纤资源自由开放、用户以低廉的价格自由选择电信运营商,体验真正的高速宽带业务。
记者看到,其实早在2008年,工信部就发布了《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这则措辞严厉的通知要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着手进行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
但是截至目前,所谓共建共享的阶段性成果仅在无线网方面产生了效果。九三学社市委会的调查显示,市政府还没有具体的规划实施办法出台,新建的住宅建筑在规划报建、施工图设计审查及工程验收方面,都未能对光纤到户工作起到指导与监督作用,因此,目前市内各新建住宅建筑仍然是在交楼前委托一家电信运营商提前进场进行宽带管道的铺设布放,“捆绑”用户,造成了宽带市场被某一家电信运营企业独占。
九三学社市委会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及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根据中山实际,出台光纤到户标准,明确中山光网入户工程在实施时间、执行、图纸报批及竣工备案等四个方面的要求,由市规划局及住建局组织实施。光纤到户通信设施未通过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接入公用电信网,还“被网络”市民自主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