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杜萌)夏天来临,爱美的女性掀起又一波网购热潮。不少网购达人发现,和商场专柜里动辄几千元的价格相比,一些专卖品牌折扣的网站价格“低到不忍直视”。网购来的低价商品,真嘢假嘢?
记者登录这些网站发现,“正品、折扣、时尚、特卖”是这些网站的关键词,而化妆品是最常见的特卖产品,平均五折左右的低价使得消费者“欲罢不能”。
消费者:抵过海外代购
市民陈小姐是网购达人,既迷恋于国际大牌、又苦于囊中羞涩的她经常会托一些国外的朋友代购。不过,国外代购的情况正随着特卖网站的崛起而变得越来越少。
“我那天看到某网站有Dior太阳眼镜的特卖,只要3折。要知道,我以前海外代购的没有低于7折的。”不过,陈小姐坦言:“这折扣确实很吸引人,可我怕买到假货。奢侈品的价格比较高,即使打了3折也要近千元,所以不能随便下单。很多大牌都很注重品牌价值和自身形象,不大可能会在网上如此低价销售。”
购买了某特卖网站品牌服装的消费者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以1.9折的低价买了两件阿迪达斯的T恤,收到后觉得比较像仿品。“这些网站都标注着所有商品均为正品,支持专柜验货,我就拿去专柜验货了。可是专柜的售货员又说他们只对自己的商品负责,我现在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之前在特卖网站上买到了护肤水,货到手之后发现包装有些破损,瓶子外面的字体也有些模糊。我就没敢用。”家住祈福新村的李女士说。
网友:超低价哪里来?
近日,有网友在论坛发微博解密两款品牌衣服的定价结构。以The North Face三合一冲锋衣为例,该件定价为2998元的冲锋衣,其生产成本为959.4元(占32%),经销商费用1199.2元(占40%),市场推广费用593.6元(占19.8%),生产税65.9元(占2.2%),净利润179.9元(占6%)。
而另一款Timberland的户外鞋,标价为1890元人民币,其生产成本(含原材料)378元(占20%),行政管理费用163.5元(占8.6%);销售渠道和广告820.3元(占43.4%);税收378元(占20%);净利润151.2元(占8%)。
在体育西路的天河城百货,一位专柜的赵姓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于原材料等生产成本,高税收、行政管理费用、销售渠道和广告等花费才是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如果特卖的产品价格远远低于产品成本价,就要小心了。”
业内提醒:保留凭证
在某网站从事客服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特卖网站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不发货和售假两方面。“有一些电商为了吸引流量而进行大规模特卖,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库存,最后只能取消订单。”天河城专柜的赵姓负责人提醒消费者,购物前最好能去品牌店里看一下正品是怎样的,下单的时候要保留购物凭证,比如网页截图、聊天记录等等。还要索取购物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