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榜样人物 >> 正文
十年三度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广东好人”黄新红助力 饶平上善村摘掉贫困帽
“一户多策”铺就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2-01-04 来源:中山日报

2021年12月30日下午,横栏镇水务事务中心主任黄新红走在中顺大围横栏堤段上,仔细检查水利工程安全运作情况。汛期结束后,逐一巡查堤坝、外江水闸等水利工程是黄新红每天的重要工作。“叮咚……”手机一条微信响起,500多公里开外的潮州饶平县上善村村民,将卖掉狮头鹅赚得的钱准备装修新房的消息传来,黄新红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

0104A03_002_01.jpg

黄新红

记者了解到,黄新红从2011年开始,先后扎根汕尾陆丰、肇庆怀集和潮州饶平,十年坚守在扶贫一线。2019年5月-2021年7月,黄新红赴潮州市饶平县上饶镇上善村任第一书记及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期间,他结合该村山地资源丰富的特点,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茶叶种植为突破口,带领全村23户有劳动力贫困户开发家庭茶园近70亩。他还通过一户多策的形式,鼓励当地村民农闲时养殖狮头鹅、黄牛等养殖产业,助力上善村脱贫摘帽。黄新红先后被评为“中山好人”“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东好人”。

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回到办公室,黄新红拿出潮州的高山白叶单丛熟练地给记者泡起茶。扶贫归来,如今他已是半个茶专家。

“像这样的茶叶,如今当地一亩可种350-400棵,一株的茶青产量大概0.5公斤,20元/公斤的收购价。可以说很不错了。”黄新红说,上善村位于广东和福建交界,是饶平北部最偏僻的山区,四周群山起伏,绿树林荫,泉水叮咚。村里总人口3278人,其中贫困户37户114人,山地面积13493亩,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2亩,是典型人多耕地少的山区村,却是种植茶叶难得的风水宝地。

刚到该村不久,通过调研,很快黄新红就把茶叶种植选定为贫困户的最佳产业项目。他说,过去村民也有种植茶叶的习惯,奈何不成规模,村民各家各户零散地将茶青贱卖,4-6元的每公斤的价格无法带动村民致富,也调动不起贫困户的种植积极性。“刚开始,贫困户宁愿闲着,也不愿意种。”黄新红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将一家名曰广东青云茶业有限公司引进当地,该公司承诺以保底收购价16元/公斤(高于16元以市场价格)进行收购,其中茶叶的晾晒、碰青、揉捻和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则由企业请专业的技工来完成。这极大地提振了茶农种茶的信心,茶叶种植面积仅2018年就增加了500多亩。如今,上善村茶叶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其中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种植面积达到70多亩,有劳动力贫困户全部实现自己的家庭产业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凭借茶产业经济刚刚有了起色的上善村因新冠肺炎疫情停下了脚步。开春后不久,广东青云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云南说,因为疫情等原因,招不来工人,就算硬招来了工人也大大提高了用工成本,无法保证村民的茶青收购价格,偌大的茶园吸引不了一个上山采茶的村民。“可是制茶技工一定要从外面请吗?要知道茶厂聘请制茶短工价钱是每天200元,算下来比茶青采摘赚得多得多。”黄新红和许云南捣鼓着另一场行业变革——传授村民们制茶工艺,让村民又当茶农又当工人,多途径致富。

就这样,一场疫情逼着当地村民用勤劳和智慧战胜了困难,收入比疫情之前还要红火。

乡村振兴吸引年轻人“归巢”

“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一村一品、一户多策……这些方法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可不简单。说到底要改变当地人民的‘等、靠、要’思维,让他们有致富的主动性。”从潮州回到中山已经半年,如今黄新红时常还和当地的村干部、成功脱贫的贫困户保持着联系。哪家哪户的房子盖起来了,哪家的儿子回乡娶媳妇了,村民都会捎来消息,看着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由衷地感到高兴。

“制茶都是外面的人做的,我们村里百年来只会种茶和采茶,没本事做这些。”回想刚刚动员村民学习制茶技术时,村里几乎没有一个人响应,黄新红五味杂陈,但他没有放弃。从事水利工作前黄新红是横栏镇的一名人民教师,他深知要让一群学习落后的孩子成绩取得进步,就要让他们看到身边成功的例子,尝到甜头。村民许献礼就是当中的一个犟脾气。疫情期间,他短短一个星期,多次来到许献礼的家中晓以利害,还将茶厂的老板请到他家手把手地传授简易地制茶技巧,增强他改变的信心。眼看着许献礼通过每天到工厂学习制茶技巧取得了收入,还解决了茶青烂在地里的烦恼,村民纷纷动了起来。

有感仅靠茶产业致富的路子比较单一,黄新红期间还通过发放鹅苗、兔苗、黄牛、饲料等鼓励贫困户多途径致富。卢海波是其中一个改变最大的例子。过去患有肢体残疾的他,在家维修单车、摩托车,由于村里的人烟少,收入得不到保障,但他缺乏改变的勇气。在黄新红的动员下,如今卢海波不但种植了7亩茶叶,还养起了狮头鹅,按市场价格,一只鹅苗的成本40元左右,除去养殖成本,每只鹅大概能挣100多元,如果每年养250只,就能净赚4万元。生活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越来越多人通过一户多策的方式脱贫致富,一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地回到上善村。村民林澄海过去在外务工,如今已回村耕种父亲的茶地,从对茶一无所知到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他用勤劳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逆转。“在外常年漂泊,赚不了多少钱,还失去照顾家人的时间。如今上善村发展得不错,我准备不走了。”

发展红色旅游 助力老区振兴

一座客家半围屋依山而建,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屋前土地平整宽阔,党建宣传标语简洁醒目。这里是上善村红军楼广场,这片红色土地上一道耀眼的红色风景。2021年以来吸引无数游客到此追忆先烈。

上善村是红色革命老区村,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村里有37名烈士为国捐躯,2017年12月,上善村被广东省委组织部定为“红色村”。多元化推进上善村乡村振兴,除了发展特色农业外,黄新红还提出依托红色资源打造旅游亮点,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

据悉,“红色村”项目建设启动之后,上善村便积极挖掘红色资源,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科学做好村庄规划设计,群策群力推动各大项目落地实施。如今上善村以温子良“追远堂”旧址为基础,保护性修复革命遗迹遗址,充分还原历史旧貌,重点打造温子良革命烈士纪念公园、红军楼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文化广场等工程项目,同时对追远堂(饶北革命史馆)进行布馆,涵盖上善村(双善村)革命斗争史实、部分历史老物件、革命烈士名册和事迹等内容,推进红色建设。

另一方面,上善村有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有古老神秘的土楼围屋,是当地的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村里便以红色遗址为中心,连接全村红色景点,串联茂芝会议旧址和永善村美丽乡村等,吸引游客,再把围屋土楼开发成民宿客栈,让游客留下来,极大推动上善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截至目前,该村已累计接待党员、游客约2万人次。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