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新闻发布 >> 正文
中山市城管和执法局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发布时间:2023-10-12

10月12日,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山市环卫事业有关情况,并就我市庆祝第30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系列活动相关安排、环卫工人待遇保障措施等有关话题答记者问。

04.jpg

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市城管和执法局副局长  林史文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我是主持人市城管和执法局副局长林史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环卫工作,关心环卫工人,也多次点赞环卫工人,赞誉环卫工人是城市“美容师”,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省委、省政府对环卫工作和环卫工人也高度重视。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山市庆祝第30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中山市庆祝第30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

市城管和执法局副局长邓国庆,市文明办副主任游富廷,市城管和执法局市容环境管理科科长杨卫明,市环卫工人代表崔玲。

首先,请市城管和执法局副局长邓国庆介绍有关情况。

微信图片_20231012110018_副本.jpg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

今年10月26日将迎来第30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三十年时光荏苒,广大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尊重。今天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我市环卫事业取得的成绩以及中山市庆祝第30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系列活动的有关情况。借此,我代表市城管和执法局向常年坚守在环卫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参与我市环卫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和环卫职工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环卫事业、关爱环卫工人,多次就城市精细化管理、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作出重要批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环卫系统干部职工埋头苦干、赓续奋斗,广大环卫工人栉风沐雨、默默奉献,共同推动城乡环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大幅提升。

一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从1999年起,全市就开始构建“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以村收集点、镇转运站和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为框架,以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和转运为纽带,以严格监管为保障,构成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2019年以来,我市陆续制定了《中山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山市城市容貌标准》《中山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中山市道路清扫保洁管理验评标准》《中山市道路废物箱及垃圾屋棚设置管理工作指引》等14份规章及制度性文件,全面夯实环卫体制机制的管理基础。

二是全市收运转运处理能力跨越式提升。至2022年,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7710吨/日,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达到1004吨/日(含厨余垃圾处理能力900吨/日),生活垃圾保持日产日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充足,并留有应急处置能力。2023年1-9月,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共焚烧处理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约152.9万吨,平均5601吨/日。

三是环卫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市大部分镇街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引进第三方专业环卫企业提供环卫服务,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目前,我市已建立全覆盖的城乡环卫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地区收运转运体系,村(居)委会安排专人负责本村(社区)的保洁工作,并将生活垃圾集中到村(居)的垃圾收集点,镇街负责将各村(居)垃圾收集点的生活垃圾收集到镇级转运站,集中压缩后再转运到三大基地采用垃圾焚烧发电为主、综合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高标准做好环境卫生服务保障,助力“百千万工程”高效实施,基本消除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安全隐患和“脏、乱、差”现象。

四是环卫队伍作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我们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管理理念,切实提高环卫工人福利待遇、促进设备更新效能提速。截至2023年,全市一线环卫工人数量达1.3万多人,作业队伍不断充实扩大,福利待遇持续增长。全市环卫作业已由“手扫肩挑”逐步演变为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捡拾为辅”的清扫保洁模式,洗扫车、高压冲洗车、炮雾车、自卸式垃圾车、勾臂车、压缩车等多种机动环卫车辆越来越多呈现在人们视野,设备正在向智能化、信息化、精细化迈进,有效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五是生活垃圾分类迈出稳健步伐。2020年以来,我市全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垃圾分类“小切口”促进社会文明“大提升”。印发“一个方案”、出台“两个办法”、制定“N个标准”,形成“1+2+N”垃圾分类法规政策体系。在前端,全面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厨余垃圾收运”垃圾分类模式,全市各类场所设置5万余个分类投放点,升级改造4000多个分类投放收集站点。在中端,对各类垃圾实行专车专运,按照“以投定运”、略有富余的原则,配备各类生活垃圾运输车辆1238台。在住建部对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中,我市连续六个季度在全国中等城市中排名第7位,属于第一档“成效显著”,在全省中等城市中位列第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市环卫系统干部职工,尤其是一线环卫工人埋头苦干的劳动结晶。环卫工人在“苦脏累”的工作岗位上日夜劳作,顶酷暑、冒严寒,用汗水和双手为全市人民营造了洁净、优美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闪烁最美的光芒,在此,让我们向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每一位环卫工人表示崇高敬意!

城市美好环境的缔造,更需要全社会全民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管,以主人翁的姿态,创造和守护我们干净的家园。在此,我呼吁,让我们大家共同行动起来,关爱身边的每一位环卫工人,争做洁净美丽家园的践行者,我们的环卫事业发展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林史文

谢谢邓国庆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提问的媒体朋友先举手示意。下面开始提问。

 媒体问答

南方日报:中山市庆祝第30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有哪些系列活动计划?能否给我们具体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17.jpg

市城管和执法局副局长  邓国庆: 

感谢记者的关注和提问。中山市庆祝第30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以“踔厉奋发新时代,启航环卫新征程”为主题,借助主流媒体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等活动形式,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

分别是:一场主题展览。从10月15日至11月15日,在市工人文化宫以图片、视频、实物、互动装置等多元手法呈现展示我市环卫事业三十年来的发展变迁,突出环卫系统在机械化清扫保洁、“厕所革命”、垃圾处理等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展示环卫工人风采,突出反映环卫工人爱岗敬业的精神;展示社会各界关爱环卫工人的行动,向环卫工人致敬。欢迎全体市民和各界团体入场观展。一场表彰大会。10月24日15:00-17:00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举办中山市庆祝第30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表彰大会暨主题文艺汇演,邀请环卫工人代表、省住建厅、省环卫协会、市相关部门等领导出席,对从事环卫工作25年及以上的工人进行表彰,访谈优秀环卫代表,为优秀环卫企业颁授荣誉牌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汇演,为广大环卫工人精心准备多个主题节目。一系列线上宣传。协调省、市媒体对活动持续报道,通过制作活动宣传片、拍摄优秀环卫代表事迹视频、投放户外电子屏图文宣传、全城地标建筑亮灯等方式,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全方位、持续性宣传报道,全力营造浓厚热烈的社会氛围。一场摄影比赛。在9月4日至10月4日举办了中山环卫主题摄影比赛,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体现环卫风采的优秀照片,共收到市民投稿作品1090件,评选出优秀作品69件,其中包括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0名、入选奖50名,相关获奖作品将应用于主题展览、纪念画册和相关宣传活动当中。一份倡议书。在环卫工人节期间向全社会发布关爱环卫工人倡议书,大力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精神,持续营造全社会珍惜环卫成果、关爱环卫工人、支持环卫事业的良好风尚。一份爱心早餐。发动全市环卫作业单位在10月26日环卫工人节当日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一人一份,全员覆盖。同时,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为全市环卫工人持续提供爱心早餐。一本纪念画册。制作中山环卫30周年纪念画册,全面回顾我市环卫事业发展变迁和工作成果,展示环卫工人爱岗敬业、勤劳奉献的精神风貌,汇集成一本具有历史价值和工作参考意义的资料汇编。谢谢。

广东广播电视台:据了解,崔先生作为工人代表多次在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名次,请问崔先生对现代环卫工作是怎样的理解?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为环卫工人减轻负担?

08.jpg

市环卫工人代表  崔玲:

提到环卫工人,我们能想到的大概就是“不怕脏,不怕累”。这句话既是对环卫工人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是对环卫工作环境的真实描述。但是,随着现代环卫工作向着“机械化”“智能化”迈进,环卫工作也正在慢慢转变。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下,当下的环卫工作被赋予了更多内容:更加精细地作业、更加专业的技能、更加敬业的心态。作为“城市美容师”的重要角色,新时代的环卫工人也要不断提升自我。

确实,优美的生活环境需要各方协同发力。作为市民,我们可以从前端分好类,以实际行动为后端的环卫工人减点负、增点暖。对于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建议每个家庭配备“两桶一箱”。“两桶”,即“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做好垃圾的“干湿分离”。厨余垃圾桶装湿垃圾,主要是厨房里产生的厨余垃圾,如做饭时产生的菜帮菜叶、饭后产生的剩饭剩菜等。其他垃圾桶装干垃圾,主要指家里厨房以外场所产生的其他垃圾,如用过的纸巾等。“一箱”就是可回收物收集箱。可以利用快递包装箱作为可回收物收集箱,将家中的可回收物,例如快递包装箱盒、饮料瓶罐和旧衣服等装入其中。最后要记好“两句口诀”。一句是分类口诀“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另一句就是投放口诀“家里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

中山日报:近年来,在提升环卫工人待遇方面有哪些举措,请介绍一下。

11.jpg

市城管和执法局市容环境管理科科长  杨卫明:

近年来,随着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环卫工人各方面的待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社会重视度也逐步提升。在工资福利方面: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最低工资标准上浮10%,另外设岗位津贴、高温津贴、在春节和环卫工人节等重要节日,作业单位向环卫工人送上节日慰问品。在住房补贴方面: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为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申请住房补贴216元/人/月,为期1年的租房补贴,近三年有114人成功申请,补贴总额约为29.5万元。在积分入学方面: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为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申请岗位附加分积分,近三年有147人成功申请。另外,市城管和执法局下属单位督促各作业单位要重视员工社会保障,按要求落实保险保障,购买足额保险,加强日常作业劳动保护,定期给环卫工人配备劳保用品,如反光工作服、反光雨衣、手套、头盔、雨靴等,特别是疫情期间免费发放医用防护口罩,消毒洗手液等,时刻把员工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了员工健康动态管理机制,随时关注员工身心健康状态。随着种种措施的落实,使得环卫工人归属感越来越强,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环卫工人队伍。

羊城晚报:请问市文明办,环卫工人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广大市民群众如何在保护城市环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4.jpg

市文明办副主任  游富廷:

谢谢您的提问,也感谢各位新闻界朋友对中山市庆祝第30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的关注!

环卫事业是一项美丽事业。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作为一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作为市民,我想大家都和我一样感同身受,环卫事业、环卫工人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委的领导支持下,全市环卫系统积极投身美丽中山建设,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干净整洁的城乡环境,持续推动了市民文明素质、城乡文明程度的“双提升”,不断深化巩固了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我个人的理解是“两个之一”:环卫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环卫工人是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主力军之一。所以,我想借今天这个新闻发布会,借新闻舆论的力量,预祝环卫工人节圆满成功,向全市环卫系统道声“辛苦了”!

至于问题第二个层面,我想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尚美之道,千古之风。环卫事业,塑造城乡环境之美,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心灵之美、行为之美,两者相辅相成,相融共促,一定会绽放更加美丽之花!我想,这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文明城市创建“1+10”行动的具体举措。结合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我认为,在文明创建这项久久为功的民生工程中,社会各界、全体市民应该给予环卫事业、环卫工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作为综合协调部门,市文明办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进一步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通过组织分层分类、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工作,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环卫工作”的社会氛围。我们把垃圾分类、生态环保类项目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投项目重点培育对象、与有关部门一道举办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倡议组织了“高温送清凉 文明伴我行”活动、广泛开展了社会面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下一步,我们将与市城管和执法局发布“珍惜环卫成果、关爱环卫工人”倡议书,研究加强对环卫工人的关怀、礼遇措施,还将持续开展文明行为精细化、生活化的引导,比如倡导使用车载垃圾桶、便携式灭烟袋、精准投放垃圾等。

今天也是一个好机会,我向关心中山精神文明建设的各大媒体和新闻界同仁表示衷心感谢,相信有大家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凝聚最广泛的共识、发动最广泛的力量,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主持人:林史文

微信图片_20231012111251_副本_副本.jpg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问答环节就到这里。如有进一步想了解的内容,会后请与我们工作人员联系。

中山市庆祝第30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自今年8月份开始筹备以来,得到了各单位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刚刚邓国庆先生已经介绍了中山市庆祝第30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将要推出的系列活动和作品,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系列活动宣传报道、深入挖掘典型事迹案例、加大科普知识宣传,动员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卫事业,营造全民关注、全民讨论的舆论氛围,号召社会各界关爱环卫工人、珍惜环卫成果、自觉践行垃圾分类工作。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编辑:龙慧◆二审:苏鹏蕴◆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