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频道
文旅大餐已备好!中山特色镇街等你来打卡
发布时间:2024-08-13 来源:文旅中山

近日,“文旅中山”微信公众号推出“飞跃伶仃洋,中山欢迎您”系列,聚焦中山各镇街擦亮文旅新风景、打造城市新形象、迎接发展新机遇的风采。今天,小编带您到小榄镇和黄圃镇打卡探秘。

小榄镇,位于中山市西北部,拥有872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著名的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拥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市级7项,菊花、书画、曲艺、刺绣在广东颇有名气,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菊花会上,人们赏菊、赛菊、咏菊、品菊,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文旅打卡点

小榄民俗博物馆

小榄民俗博物馆以

传统节庆饮食、婚俗、织布

荼薇酒业、理发店、电影业发展等主题

生动形象地再现小榄清末民初时期

至改革开放初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情景

圆榄山公园

圆榄山公园

以“禅山秀水,恩孝传承”为设计理念

以弘扬和展示报恩

孝义等传统文化为主线

是兼具景观性、休闲性、生态性的

文化主题公园

隐秀寺

因孝所建,以孝著称

隐秀寺建筑风格为仿唐宫殿式

黄褐色的外墙与朱红的梁柱相搭配

呈现出建筑美学的独特魅力

双美桥

双美桥是小榄现存

最古老的石拱桥

建于明代洪武元年

2019年

该桥被认定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市社区乡史馆

由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

大夫六世祖祠(旌义祠)盘活而成

内部展陈设有历史沿革、老街故事

人文遗产、古建老屋等板块

展示了新市的文脉传承和发展历史

高沙人民会堂

高沙人民会堂始建于1962年

是高沙作为解放战争革命根据地

仅存的一处遗址

2012年1月被认定为

“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

谦纯科教与艺术中心

谦纯科教与艺术中心项目是

永宁乡贤杨广中院士

杨广强博士、杨丽冰博士

为纪念他们的父母杨灿谦夫妇

所成立的一个公益项目

分杨氏旧居、谦纯书屋

大师工作室三个建筑主体

代表性非遗

小榄菊花会

历史上小榄每逢菊花盛开时,各家族将各种菊艺摆设在一起评比高下,曰“菊试”,后发展为菊花会。会期数天至十数天不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赏菊、赛菊、吟菊、画菊、尝菊、水上飘色、菊花戏等。2006年,小榄菊花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榄赛龙艇

小榄赛龙艇是小榄传统的水上体育竞技活动,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属古越人的遗传风俗。本是一种辟邪迎祥的祭祀活动,得益于河涌纵横交错的地理环境,清乾隆年间,它已成为民间娱乐的一大盛会。2012年,小榄赛龙艇被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小榄刺绣

小榄刺绣是粤绣中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分支,在针法技艺及艺术风格上自成体系,图案纯朴简洁,绣工精致。2013年,粤绣(小榄刺绣)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古建筑陶塑瓦脊非遗

陶塑瓦脊,又称公仔脊、花脊等,是广东乃至岭南地区最高级别的建筑装饰艺术品。制作步骤包括泥料炼制、塑形、制釉、施釉、龙窑柴烧等十多项复杂繁琐的工艺,是历代陶匠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2022年,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小榄菊花传统饮食习俗

小榄艺菊之风兴盛,爱菊者众,菊花盛放之时,借菊会友,聚集三五知已,酌酒赏花,对菊吟咏,籍此遣兴,已成习俗。小榄人善用菊花作配料,制作出包括菊花肉、菊花水榄、菊花八宝糯米饭、茶薇蛋卷、茶薇酒等地方小食,并制作出菊花鱼球、菊花三蛇羹、菊花鱼头羹等的菜式拼成“菊花宴”。2008年,小榄菊花传统饮食习俗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小榄花灯制作技艺

每逢元宵、中秋等传统佳节到来时,小榄乡民都有扎灯、悬灯、赏灯以及猜灯谜等习俗。2015年,小榄花灯制作技艺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小榄洪拳

小榄洪拳是岭南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老中华武术的重要遗存,小榄洪拳的套路内容丰富、技术规范,手法丰富,腿法较少,讲究桥马。2016年,小榄洪拳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小榄荼薇花制品加工技艺

小榄人栽植荼薇花始于明嘉靖年间,乡民将荼薇花用作观赏、熏茶、酿酒、蒸露、制糖、入食乃至入药之用。烹饪时常以荼薇花瓣、荼薇酒、荼薇糖等作调料辅料,制作出来的糕点甜品或菜肴风味独特。2016年,小榄荼薇花制品加工技艺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小榄民间剪纸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2020年,小榄民间剪纸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小榄醒狮(永宁醒狮)

永宁醒狮是诞生于中山市小榄镇永宁社区的一种传统舞蹈,属于南派狮舞的一个流派。由于以洪家拳的武术功底和功夫鼓点为基础,且门人弟子信仰洪熙官,因此又称为“永宁洪家狮”,是一项融合了武术、舞蹈和音乐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2024年,永宁醒狮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小榄鸡笼墟市民间商贸习俗

鸡笼墟市民间商贸习俗是诞生于中山市小榄镇东升社区的民间商贸习俗,自清末民初形成以来,经过百年历史发展,一直活态传承至今。2024年,小榄鸡笼墟市民间商贸习俗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美食推荐

九洲盛宴

菊城酒店

鱼师傅

住宿推荐

亚朵酒店

小榄希尔顿欢朋酒店

大信酒店

黄圃镇是中山“北大门”,位于广佛中三市交汇处,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位置,是全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改革开放以来,黄圃镇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协调发展,被誉为“南国明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镇、中国腊味食品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众多殊荣镶嵌在这颗南国明珠,格外耀眼。

文旅打卡点

海蚀遗址公园

海蚀遗址公园位于黄圃镇

西面尖峰山北段石岭山东面山脚一带

占地2500亩

海蚀遗址已成功申报为省级地质公园

这也是广东首个海蚀遗址地质公园

黄圃尖峰山森林公园(天福塔)

依托尖峰山脉建设的

黄圃尖峰山森林公园

自然风景优美

人文气息浓厚

公园内雁塔山上建造了

天福塔塔楼高56米,分九层

融入黄圃镇860多年

历史文化沉淀的民间特色

鳌山古村落

鳌山村

两千年前已涉人迹

七百多年前逐步形成南约坊、北约坊

石岭坊等聚居地

是黄圃镇历史溯源最悠久

文化底蕴最深厚的文明古村

先后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石军革命建设史迹展览馆

石军革命建设史迹展览馆

展现石军革命老区新貌

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

荣业腊味文化馆

荣业腊味文化馆

以黄圃腊味百年历程为背景

荣业腊味四代传人

创业、守业、继承、发展的

奋斗故事为缩影

展现黄圃腊味的百年历史

代表性非遗

黄圃飘色

黄圃位于中山城区以北,邻近广州番禺。黄圃飘色以其色芯小巧玲珑、飘逸多姿、色彩多样为特色,原为神诞日祈福祭祀巡游民间习俗,逐渐演变成岁时民间艺术习俗。2007年,黄圃飘色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圃麒麟舞

黄圃麒麟舞表演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在当地民间是欢乐祥和、幸福吉祥的象征,不但在重要的岁时节令有麒麟舞助兴,甚至家家门口前,都贴上写有“麒麟在此”的红纸,寄寓着出海平安、种养丰收、麒麟送子的美好祈盼,因而具有较为宝贵的精神、文化价值。2007年2月,麒麟舞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

中山黄圃腊味是广式腊味的代表,起源于清光绪年间,按照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黄圃腊肠以猪肉为主要原材料,按一定比例肥瘦搭配,拌糖酒味料腌制一定时间,装灌于风干的猪肠衣内,再经分段扎绑、刺孔透水、索绳悬挂、晾晒、烘干等工序,便制成了色香味俱佳的腊味。2009年,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端午节(黄圃赛龙舟习俗)

黄圃赛龙舟是黄圃镇一带流传百年的大型民间习俗活动。黄圃赛龙舟分为文船和武船两种,武船专门用于比赛,长近30米,可坐60名桡手,由龙头、龙尾装饰而成,文船用于巡游,船体稍宽而长,由罗伞、高标、彩旗、神楼及八音锣鼓装饰而成。2013年,端午节(黄圃赛龙舟习俗)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传统民间食品制作技艺

黄圃传统民间食品制作技艺起源于民间,于民国初期形成特色。以传统技艺制作的关家尾头菜、咸酸菜、饼食、八珍甜醋、民间酿酒等传统食品深受黄圃镇当地居民和周边地区百姓的欢迎。2020年,黄圃传统民间食品制作技艺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三六九墟市习俗

三六九墟市是清末民初诞生在黄圃镇的民间商贸习俗,历经搬迁,已逾百年,传承至今。每逢墟期,黄圃镇及周边农民通过肩挑提担、或通过河涌小艇,运来各种瓜果、三鸟和蔬菜种苗等出售,并在墟市买回各自所需的日用杂货、生产资料等,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2022年,黄圃三六九墟市习俗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黄圃醒狮

狮舞(黄圃醒狮)是诞生在中山市黄圃镇的一种传统舞蹈。自清代诞生以来,黄圃镇每逢重要岁时节令或喜庆场合,必有醒狮助兴。2023年,黄圃醒狮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美食推荐

津津海鲜酒楼

幸福楼海鲜酒家

味可道·黄圃人家园林酒家

住宿推荐

中山新三鑫商务酒店

维也纳酒店5.0(中山黄圃店)

铂顿国际公寓(中山黄圃店)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赵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