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连,才聚南粤。10月15日上午9时许,大连理工大学学生文化中心内人头攒动,“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秋季招聘辽宁专场正式启动。来自广东的799家头部、重点企业及事业单位组团赴校,携超22000个次岗位与全维度创新就业政策,为辽宁高校学子搭建起“家门口找好工作”的便捷通道,夯实广东现代产业体系人才基座。
记者了解到,此次招聘活动通过“专场招聘+青春集市+文化体验+学子座谈”多重活动联动,聚焦“稳就业”,服务大学生,为高校毕业生铺就优质就业通道,让其既能直面企业选岗位,也能深入了解广东产业与人才环境。

招聘现场人气火爆。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据了解,大连理工大学专场共有199家企事业单位带来超5000个优质岗位,截至活动结束,大连理工大学专场共吸引2678名学子入场求职,现场收到简历2869份,现场与企业签约258人,企业达成意向328人。
岗位精准对接
产业需求牵手高校优势
现场设置的展位中,来自广东的头部、重点企业及事业单位悉数亮相,其中国企、民企,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不同类型单位形成互补,构建起“国企引领、民企支撑、事业保障、院校协同”的招聘格局。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中,199家广东企事业单位并非“盲目组团”,而是聚焦八大重点产业领域,同时围绕大连理工大学信息技术、土木工程等王牌学科和优势专业,匹配长虹电子、路桥新力等企业,设置电路设计师、土建工程师、电控博士等对口岗位,实现“校有所长”与“业有所需”的高效匹配、精准对接。

中山企业招聘展位吸引众多求职大学生。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多家企业针对高校学科特色释放优质岗位,招聘现场热度攀升,“大排长龙”“仅一个多小时,我们就收到30多份简历,其中约一半都比较满意。”神舞科技创始人郑辉也到了招聘会现场。他向记者介绍,公司此次招聘重点面向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等理工科专业学生,以研发岗位为核心方向,同步开放正式岗与实习岗,具体涵盖算法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同时也涉及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岗位,力求为公司技术团队补充新鲜血液,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入口。
明阳智能中央研究院-漂浮式平台研发室主任刘晓峰则以“校招团队成员+分享嘉宾”双重身份回母校招聘,他表示,广东“敢为天下先”的发展氛围为青年提供成长沃土,目前已有约70名大连理工毕业生在明阳集团任职。此次集团针对该校学科,推出工程(机械、电气、力学)、软件、控制、人工智能等岗位,以研究生学历需求为主、优秀本科生为辅,重点吸纳核心研发人才。仅15日上午,明阳集团展位就收到超100份简历。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广东赴辽招聘不仅聚焦“当下岗位对接”,更着眼“长期发展协作”。当天上午,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大学三所高校的学生就业部门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旨在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后续,双方将通过双向沟通、供需对接等方式,共同培养和输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

大学生在中山企业展台前面试洽谈。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当天下午,中山市粮食储备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等多家中山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开展合作洽谈对接。双方围绕粮食检测、工业污染控制等领域深化产学研融合,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奠基。
多维体验增温
文化与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此次广东赴辽招聘活动打破传统模式,将“青春集市”与招聘服务深度融合,15000份城市见面礼陆续发放给入场求职者。集赞领文创、职业测评、政策咨询等互动环节同步开展,不少求职者投递简历之余,纷纷驻足参与,让求职过程多了几分趣味与温度。
四大主题功能区更以精准服务彰显诚意:政策咨询区详解地方政策优势与城市魅力,职业指导区提供专家一对一行业趋势解析,AI赋能就业区依托大模型提供职业规划、测评、简历优化及面试陪练服务,签约区则备好“城市礼遇”套装,等待意向达成的求职者领取。这种“招聘+服务+体验”的模式,让求职不再是单向选择,更成为一场有温度的互动。

招聘现场AI面试体验区。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会场入口处,“中山有请 ‘住’梦未来——好工作+好房子,中山为你配齐”专区格外显眼,吸引众多求职者驻足了解安居政策。为筑牢人才住房保障,中山推出“幸福安居计划”:5000套多户型人才房可拎包入住,短期免费青年人才驿站解决临时落脚需求,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上浮5倍(个人最高360万,夫妻最高720万),全方位筑牢安家保障。同时,配套人才安居购房补贴: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最高享购房发票票面金额2.5%购房补贴(电子消费券)。
“广东周边优质高校不少,但中山还特意花大量精力组织企业过来招聘,真的很难得、很暖心。”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陈悦,对中山的创新就业服务氛围赞不绝口。面试间隙,她体验了AI赋能就业区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现场布局特别贴心,前面是招聘主会场,中间有活动小专区,后面还有博士、博士后专区,既满足不同群体就业需求,各类服务也帮了我不少忙!”
从文化展示、政策解读到精准服务,招聘活动的每一处细节,都在传递城市诚意与温度,为求职者选择南粤、扎根中山打下基础。
乡情搭桥引线
助学子圆“雏鹰归巢”梦
招聘会期间,团中山市委联动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开展一场粤籍学子座谈会,搭建学子了解家乡、联结乡情的桥梁,助力学子规划“归巢”之路。

粤籍学子座谈会,搭建学子了解家乡、联结乡情的桥梁。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座谈会上,来自广东12个城市的42名学子齐聚一堂,观看中山城市宣传片、《你最珍贵就在中山》宣传片,从人文底蕴到产业活力沉浸式感受中山魅力;通过广东宣传片《到广东、够广东》及苏炳添、陈艺文等“打call”视频,进一步了解广东与中山的发展机遇。
互动交流环节,学子们敞开心扉畅叙乡情、交流职业规划,围绕“企业文科岗位需求”“本硕培养晋升差异”等问题提出求职困惑,企业代表与政府工作人员则结合岗位特点、职业路径及人才补贴、安居保障等政策,逐一精准回应。主办方还为每位学子赠送“四最青年”文件夹、笔记本等中山青年文创产品,让文创成为学子与家乡联结的温暖印记。

中山企业与大学生现场签约。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我来大工已经第四年了,来了这么久,还是第一回通过官方渠道认识这么多广东学子,真的十分感谢中山提供的交流机会!”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四学生廖国钊,在本次招聘活动中被选为“百万英才汇南粤”校园大使。他表示,日后将借助活动相关社群,成为连接大连市与广东学子的桥梁;同时会重点关注中山市为博士提供的岗位,希望依托中山临近深圳、珠海的地理优势,回乡参与建设,助力中山科技产业发展。
“今天来到招聘活动现场参加座谈会,就是想提前了解就业资讯,为后续学习规划做好准备。”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大一学生陈榕表示,一直以来,她切实感受到广东对在外学子的关怀,比如活动会为学子准备中山文创产品,广东校友会也会在学子入学前组织交流活动。她用“文化”“创新”“热情”三个关键词推介中山,日后计划结合专业知识,通过公众号推文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中山。“希望未来能回到广东珠三角地区发展!”她坦言。
高效签约意向
“家门口”觅得优质好岗位
据了解,此次招聘活动实现不同学历层次岗位全面覆盖,带来本科岗位超17000个次,硕士岗位超1900个次,博士岗位超1500个次。重点产业岗位占比超八成,囊括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充分满足毕业生就业与发展需求。薪资水平也极具竞争力:现场公布的岗位中,8-20万元年薪岗位达5212个,20-50万元年薪岗位379个,更有55个岗位年薪突破50万元。
上午启动仪式还未结束,招聘会现场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每块展板前都围满了驻足细看的学子,备受关注的博士及博士后招聘专区前更是人气高涨。直到午后1时,招聘会场的人流久久仍未散去。

招聘现场人气火爆。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这次招聘会流程特别高效,直接缓解了我们应届生投简历‘石沉大海’的焦虑,用人单位的面试环境也很好,我只用六七分钟就拿到了就业意向书!”从东北财经大学专程“追岗”的产业经济学专业学生刘雨朦,在招聘会上顺利与中山人才和数字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投资管理岗的初步意向签约。她提到,通过活动不仅了解到中山为应届生提供的优厚的创新就业支持,更切实感受到中山活力满满、发展前景广阔,期待未来能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扎根中山发展。
无独有偶,大连理工大学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伊芝,在当天连续面试四五家企业后,也与中山城建集团就分析检验岗达成初步意向。她直言,这场招聘会为北方高校学生搭建了与广东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桥梁,既方便了解城市发展与工作前景,又相当于“家门口找工作”,十分贴心。“大家热情来参会,一方面是看中广东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中山给的人才补贴、住房补贴等政策,吸引力也很强。”她说。
从渤海之滨到珠江口岸,这场跨越千里的就业邀约,正让更多学子将目光投向广东。统计数据直观展现了招聘成效:截至活动结束,大连理工大学专场共吸引2678名学子入场求职,现场收到简历2869份,其中收到本科1027份,硕士1738份,博士104份,现场与企业签约258人,企业达成意向328人。

招徕人才,中山企业诚意满满。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据悉,在大连理工大学专场结束后,“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秋季招聘辽宁专场还将走进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大学和辽宁大学,持续开展3场活动,推动辽宁高校毕业生与广东发展机遇实现“双向奔赴”。
见习记者 方馨娉 记者 王蔚然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