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网络安全,守企护民!2025年中山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25-09-15 来源:中山网

9月15日

2025年中山市网络安全宣传周

在中山纪念图书馆正式启幕

本次宣传周由中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体育局、市公安局、市政务和数据局等12个部门联合主办,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即日起持续至9月21日,多个主题日活动将有序接力开展。

启动仪式在科技与艺术融合的AI机器人舞蹈《步步高》中开场,寓意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同步发展、步步高升。这位特殊的“嘉宾”不仅展示了精准灵活的舞姿,更与主持人共同宣读了网络安全倡议书。

“人机共谱时代安澜曲,虚实同筑网络清朗天……”机器人用平稳、清晰的语调,发出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护技能的有力倡议。与会嘉宾纷纷用手机记录这一特别的瞬间,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也对网络安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人机共倡网络安全,既是AI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应用前景的直观展现,生动诠释了科技与安全是如何深度融合,更有效传递了“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的核心理念。

启动仪式上,2025年网安惠企助企公益服务事项清单正式发布,成为今年宣传周的一大亮点。这份清单由中山市委网信办牵头制定,以市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作为桥梁媒介,汇聚了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中国移动中山分公司、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广东有限公司、中山市杰特信息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网安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山网传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6家市级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队伍资源,涵盖政策咨询、技术检测、人才培训共3大类17项具体服务,将面向全市企业免费提供。

清单发布后,将由市委网信办统筹调度公益服务资源,市网络空间安全协会面向全市各行业各区域收集需求,市级网络安全支撑队伍提供一对一专业服务。通过建立完善完整的网络安全公益服务体系,帮助企业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伴生网络安全风险的中小企业,提升网络安全合规能力,挖掘清理隐患漏洞,助力高质量发展。

随着AI大模型越来越多被应用在政务服务领域,背后潜藏的安全挑战也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山市政务大模型安全应用解决方案应运而生。活动现场,市委网信办、市政务和数据局、启明星辰集团相关代表共同上台发布该方案,标志着中山市政务大模型安全应用迈入新阶段,为政务数据安全筑牢“保险”。

这是省内首个发布的政务大模型安全应用解决方案,首次采用“以模型对抗模型”的创新理念,建立大模型安全评估系统,从伦理合规、对抗攻击、脆弱性测试等维度进行自动化评估,并且引入新一代智能防火墙,对多模态文件进行敏感信息拦截和清洗,确保大模型内容输出安全,时刻保障政务应用主动安全、动态安全。

近年来,中山持续深化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推动网络安全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迈进。作为网络安全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市公安局在活动中介绍了全市强化网络安全的具体举措。

今年以来,中山公安机关持续筑牢网络安全防护屏障,依法严打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推进“净网”“护网”等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已查处网络安全行政案件近百起,落实网络安全通报和预警机制,督促指导一批信息系统完成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和测评工作,抓获了一批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传播网络谣言、实施黑客攻击等突出网络违法犯罪和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嫌疑人。

为配合本次网络安全宣传周,市公安局将结合“法治日”专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开展网络安全典型案例警示、防范技巧普及和法律知识宣传等工作,切实提升市民法律意识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2025“香山铸盾”网络和数据安全培训活动在启动仪式上同步开启。自2022年以来,该系列活动已累计覆盖10个重点行业领域、超1000家企业,累计培训超2000人次,成为中山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亮点品牌。今年围绕“安全大模型&大模型安全”主题,将在9月至12月内分阶段、分行业开展线下培训。

启动仪式紧密衔接“香山铸盾”政务专场培训,先后带来两场精彩专题讲座。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车杰鸿分享了《中山市数字政府人工智能顶层规划与智能体构建》,系统阐述数字政府建设的“智慧蓝图”。

启明星辰北冥AI实验室负责人李陟博士带来了《大模型安全评估和防护技术》讲座,从技术层面分析AI安全风险与应对策略,为筑牢人工智能安全防线提供专业支撑。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