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AI大咖齐聚中山!本周四,聚焦这场人工智能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7-01 来源:中山网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发布,不仅明确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发展重点的地位,也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中山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正积极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人工智能产业被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企业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人才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尤其人工智能训练师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等核心岗位,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中山日报社将于7月3日(星期四)在中山日报社16楼新闻发布厅举办“2025 AI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工程师项目发布会”。本次活动旨在全方位展示中山在AI领域的优势与成果,深度推广“人工智能训练师”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培训项目,为广大有志于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更为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搭建一个高端的交流平台,助力产业资源整合,推动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01专家解读,洞察趋势

活动特别邀请了AI领域的权威专家,其中,肖恒辉博士现任广东省通服研究总院副总工兼大数据与AI研究院院长,拥有众多荣誉头衔,包括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同时担任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等多个重要职务。肖博士将与参会者一同解读广东省及中山市AI发展政策,分享全球AI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通过专家的深度剖析,参会者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动态,洞察行业发展趋势,为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战略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02权威发布,精准对接

本次发布会将高效发布“人工智能训练师”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培训项目。项目由人社部、工信部及百度等权威机构认证,课程体系科学严谨,涵盖基础理论、数据标注、模型训练等多个方面,确保学员能够系统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提升职业竞争力。同时,发布会还将详细介绍课程内容、优势及补贴政策,为学员提供精准对接的机会。

03成果展示,合作签约

中山日报社将在现场展示其在AI应用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AI数字员工、AI创作平台、AI智能体、3D数字孪生技术产品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媒体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同时,活动还将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计算机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光电信息学院、中山市技师学院计算机应用系等多家高校及机构将与中山日报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及产业合作。

▲中山日报社部分AI产品

04互动答疑,媒体聚焦

为让参会者充分了解培训项目及政策内容,活动特别设置了互动答疑与媒体提问环节。参会者将有机会就培训项目、政策补贴、就业前景等方面的问题与专家及主办方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取最权威、最实用的信息。

本次活动由中山日报社主办,中山网承办,多家高校及机构协办。强大的组织阵容确保了活动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为参会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接下来,中山日报社与中山网将继续秉持创新、开放、合作的理念,与各方携手共进,共同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机遇、新挑战,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参会专家介绍

肖恒辉,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广东省通服研究总院副总工兼大数据与AI研究院院长,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获得者,现任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省新基建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电信集团专家;广东省云计算应用协会新型数据中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区块链产业联盟秘书长,广东省通信行业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产业互联网智慧城市首席专家。

冯前进,广信/邮才公司资深专家、金牌讲师(AI+场景化赋能方向),金山办公KVP与微软AI认证专家,长期为全国电信运营商提供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主导超80个效能提升项目,覆盖20省60余市分公司。

文玉安,百度智能云大模型服务资深运营专家,百度智能云AIGC知名赋能专家,主导“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国家级认证推广,专注于大模型服务体系构建与AI普及教育路径探索。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