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金秋,天高气爽,南区街道曹边村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他们流连于碉楼、祠堂、小巷,在村头的大榕树下小憩,在典雅精致的侨房前拍照,在各种业态的小店里享受时光。
短短几年时间,一座寂静的村庄成为许多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千年古村里感受农文旅深度融合后的新风貌、新体验。
自2024年6月中山兴中集团与曹边村结对以来,兴中集团统筹全集团资源,用国企的担当和深耕乡村的情怀,从农房风貌提升、文旅融合、业态培育到机制创新,全方位为这座千年古村注入新活力,成功打造国企投身“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曹边样本”。

推进文旅融合,激活侨乡流量
2025年10月2日晚,“共庆华诞 同享明月”主题晚会热闹上演,兴中集团员工精心打造的融合舞蹈、歌唱、乐器演奏、武术等艺术形式的文化盛宴,和热气升腾的特色美食,让村民与游客在光影流转间,共同感受新中国76周年华诞与中秋佳节的喜悦。

文化是乡村的血脉。兴中集团深挖曹边村侨乡文化底蕴,深入挖掘乡村文化IP,呈现出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泥煨节飘出了阵阵香气,古炮楼燃起了绚烂的烟花,状元巡游队伍的锣鼓声穿过阡陌,“曹边夜宴”带来多元视听享受,“五四”青春舞会跃动飞扬的激情,“金色大地音乐会”唱响新时代乡村振兴之歌……几乎每月都有一场精心策划的活动,这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激发了乡村文化资源的潜在动能,让曹边村持续出圈,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兴中集团利用资源持续为曹边文旅发展赋能。2025年6月21日,“桥见双城·研学中山”主题活动在兴中广场正式启动。兴中集团联合曹边村创新推出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黄金走廊”专项旅游路线,将兴中广场的城市商业资源与曹边村的乡村文旅资源串联,形成“城村互动”的旅游新模式。该路线首团吸引超100人参与。家住石岐街道的丁女士带着7岁的女儿姜缃月参加在曹边学堂举行的“穿梭海洋秘境、探寻年轮传奇”小小理想家活动,她笑着说,“兴中广场和曹边村的文旅景点又密集又有趣,希望以后还能再来。”
值得一提的是,深中通道开通以来,曹边村被一键拉进“深中1小时休闲圈”,每逢周末,来自深圳、香港等地的车流涌来,村口牌坊前排列的小车长龙,已然成为最抢眼的“欢迎横幅”。牌坊、龙井泉、古炮楼等热门打卡点的客流量同比翻番,而村口那家由百年侨房改造的“网红面包房”更是被顾客挤得水泄不通,老板笑称“炉子从早到晚没停过,比过年还忙”。沿着深中通道飘来的,不仅是诱人的面包香气,还有咖啡车和文创摊点的独特魅力。兴中集团助力曹边村利用这条通道,成功点燃了文旅消费的蓬勃热情,也让“周末去曹边”成为深中人全新的生活方式。

文化赋能让曹边村文旅热度不断攀升。截至2025年10月中旬,曹边村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文旅创收超300万元。令人期待的是,兴中集团正在推进曹边“乡村大舞台”项目建设,预计2026年建成。在保留曹边村历史建筑原貌的基础上,融合炮楼、稻田等自然景观建设可容纳500人观赏的舞台,引入传统文化表演团队,开设夜间表演,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侨乡文化,为曹边村注入强劲艺术动能。
引进新业态,补齐文旅短板
2025年5月1日,曹边村“有柴有米”主题餐厅正式投入运营。这是兴中集团旗下冠中公司精准对接曹边村典型村建设规划需求,协助曹边村打造的炮楼美食街项目首家落地的餐厅。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曹边“打卡”,餐饮配套成为曹边村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短板,村里还没有一家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餐厅。为此,兴中集团积极展开调研,助力曹边村建设美食街。

餐厅占地800平方米,负责人赵穗云来自广州,她表示,曹边村的乡村风光吸引了她,从有意向到落地,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她也见证了曹边村的快速变化,决定安心在这里发展。据了解,2025年“五一”、端午、国庆及中秋期间,餐厅营业额达80万元,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同时,兴中集团旗下农投公司联动餐厅推广“中山香农”品牌,在餐厅内设置中山农耕文化展示区与产品销售区,让“中山味道”与农耕文化深度绑定,既丰富游客体验,更助推本地农业产业升级。

曹边村文旅热度不断攀升。通讯员供图。
下足绣花功夫,雕琢古村新景
夜晚的曹边别有一番胜景。璀璨的灯光照亮了夜空,近处的村庄和远处的山峦相映成景,凸显乡村的热闹与活力,而这些灯光正是南方凯能电力集团旗下中山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电力工程)精心设计和优化的。公司通过科学规划、精心部署及合理调配资源,牌坊、炮楼、武侯庙、古树、景观走廊等自然与人文景观,在光影的映衬下焕然一新,为曹边村发展“夜经济”奠定了基础。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配套。兴中集团从完善曹边村基础设施配套做起,以“绣花功夫”精心雕琢侨村美景。针对农房老化问题,兴中集团携手中铁建工集团成功完成首批47户农房风貌改造工程,在保留岭南民居独特风貌的基础上,修复破损墙体、更新老旧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显著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有力助推曹边村建设湾区美丽精品乡村。

盘活闲置资源,让“资源”变“资产”,为乡村绿色发展探索新路。2025年5月12日上午,“中山市南区曹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启动仪式在曹边工业园举行。该产业园为曹边村目前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相关厂房已有25年历史。光伏项目建设同时对园区电力系统进行更换、对厂房屋面钢结构进行整体加固,进行厂房外墙翻新等。
项目由中山电力工程投资建设,装机容量达1.68兆瓦,年均发电量预计超170万千瓦时,相当于为1800户家庭供应全年用电。项目投产后,每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39万元,实现“老旧厂房焕新颜,集体增收有保障”。南区街道曹边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党支部书记、社长梁志国介绍,该项目以“零碳园区”为目标,每年可节约标煤506.34吨,助力曹边村从“高耗能”迈向“零排放”。

此外,兴中集团旗下保安公司依托“红盾先锋”党建品牌,结合当地文旅发展定位,量身定制“安保赋能・曹边振兴”专项方案,聚焦“秩序管控、快速封控、应急处突”等关键环节,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长效合作机制,创新引入“机器人+保安”模式,在曹边村展示智能巡逻机器人,集成自主导航、AI识别、红外热成像等先进技术,实现全天候、无死角智能巡防,有效提升了游客的安全感,为曹边村文旅活动的安全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精准破题,系统打造“曹边样本”
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需长效机制保驾护航。兴中集团通过一线调研、精准对接、机制建设、项目推进等多维度协同发力,为“百千万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沉一线,了解民生之盼。兴中集团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融,致力于将曹边村打造成为典型村和样板村。结对伊始,领导班子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听取各方面声音,为精准帮扶提供了有力依据。其帮扶成效最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全市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提质行动交流会上,兴中集团专题分享了在结对共建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

闭环化推进,杜绝责任悬空。兴中集团将参与“百千万工程”定位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政治任务”,列入工作督办清单。通过印发专项工作要点与通知,构建起“党委统筹、支部联动、群团协同”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压实的责任链条,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清单管理,实现精准破题。兴中集团严格落实“八个一”举措,以“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将灯光亮化、农房改造、绿美乡村等具体需求,转化为可量化、可追踪的任务指标。实行“一任务一方案”的推进机制,确保每个难题都有专人跟进、每项任务都有明确时限,以“清单式管理”实现“精准化破题”,切实将结对帮扶从“纸上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
国企赋能,乡村蜕变。曹边村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不仅焕发了新颜新气象,更谱写了乡村振兴的华彩篇章。随着村企携手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未来,曹边村必将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在中山大地展现更美好的乡村画卷。
记者 黄启艳 通讯员 张延艳
◆编辑:吴玉珍◆二审:张耀文◆三审:周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