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砥砺奋进,三载蝶变焕新!三年来,西区街道始终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锚定“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发展航向,紧握“工改”“旧改”两把“金钥匙”,成功解锁全新发展空间;打好水污染治理“组合拳”,让“美丽河湖”生态底色愈发鲜亮;下足绣花功夫,绘就隆昌、隆平等省级典型培育村秀美新图景,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赛道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西区街道诚意开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专栏,邀您一同循着“破局兴产业、蝶变美城乡、共治促和谐”的行动路径,深入探寻西区从“攻坚破题”到“初见成效”的实践密码,讲述西区干部群众“自己家园自己建”的奋斗故事,见证干群同心、携手奋进的动人情愫,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区街道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强大引擎,于城乡融合的赛道上续写高质量发展的壮丽新篇,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破浪前行!

悦生自然营地游人如织、百间农房焕然一新、千亩鱼塘碧波荡漾……一幅生机盎然的岭南水乡画卷,正是隆昌社区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写照。三年来,隆昌社区锚定“强、美、治”目标,以“一个规划定蓝图、一条链条兴产业、一幅画卷美乡村、一张网格精治理、一股合力促发展”为实践路径,将水乡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交出了一份“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的高质量答卷。
一个规划定蓝图:系统擘画发展新路径
隆昌社区坚持规划先行,以系统思维构建“1+N”规划体系,为“百千万工程”绘制清晰可行的实施路线图。
构建“1+N”规划体系。联合街道部门与专业规划团队,编制《西区街道隆昌社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方案》,明确“隆兴之地、昌盛之居”发展定位,形成“三片一心、一环一轴一带”空间格局;配套制定“N”个专项规划,聚焦农文旅融合、农房风貌提升、绿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做到专项突破、精准施策,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图施工。


推动规划落地见效。建立“街道指导、社区落实、群众参与”的执行机制。三年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超1亿元,有序推进典型村培育项目库中的42项工程清单,真正推动规划从“纸上蓝图”转化为“实景画卷”。

▲西区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卫华(左二)在隆昌社区调研
一条链条兴产业:三产融合激活新动能
从传统渔业迈向现代农文旅综合发展,隆昌社区构建起全链条产业模式,实现发展能级跃升。
渔业提质增效。对1300多亩零散鱼塘实施“统租统管”,引进“富力汇渔业”等龙头企业开展规模化、智能化养殖,同步投入超500万元推进尾水治理、农路升级、看护房翻新等工程,推动产业从“低效散养”转向“高效集约”。鱼塘亩均年租金从3200元提升至4300元,最高达5600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160万元。

▲改造后的1300亩连片鱼塘

▲耕户收成

▲鱼塘收益对比图
农文旅融合添彩。采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模式,投入2.3亿元打造“悦生围·岭南水乡田园”综合体,有机串联国家3A级景区荔景苑、2万平方米桥下空间、76亩悦生自然营地、1300亩美丽渔场、250亩生态稻田、3.8公里田园健身步道、300平方米“哪吒墙”等资源,推出中山市首款非遗“醉龙咖啡”等特色产品,设计“农业观光+露营研学+文化体验”精品旅游线路。深中通道通车后,累计接待游客超75万人次,拉动消费超3500万元。

▲国家3A级旅游景区——荔景苑

▲香山咖啡

▲醉龙咖啡

▲绿美生态桥下空间


▲悦生自然营地

▲悦生田园健身径
多元业态惠民。成立强村公司——中山市隆悦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隆悦文旅”“悦生印象”两大商标,运营景区2个停车场,盘活闲置农房发展民宿餐饮业态,创新引入集装箱商业空间。组建“隆昌青年智囊团”,探索“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惠民”模式,激发村民参与热情。50余名青年创业者积极参与“哪吒墙”文创集市策划与夜市运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生力量。


▲悦生围景区东入口停车场


▲悦生围景区南入口停车场、集装箱


▲“哪吒”墙绘、“哪吒”潮流集市
一幅画卷美乡村:全域提升展现新颜值
秉持“小投入、精提升”理念,从农房、人居环境、生态三方面同步发力,塑造“推窗见绿、转角遇美”的宜居水乡风貌。
农房风貌蝶变。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企业助力”,实施“一户一策”微改造。首先在秀丰社打造52户示范农房,以“岭南风格+水乡元素”统一风貌,随后逐步推广至十六顷涌一河两岸、广珠西线沿线、105国道周边,累计完成147栋房屋改造。辖区5家企业投入13万元翻新厂房,商户自筹超15万元修缮店铺,10户村民主动出资超160万元参与改造,实现从“局部美”到“全域美”的跨越。
整改前





整改后






人居环境升级。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三年来清理建筑垃圾乱堆乱放2512处,拆除违规广告184处、违搭乱建52处、田间窝棚36间;完成全域“三线”整治,改造提升农路超2公里,新增路灯、文体设施、智能安防设备200余处,全面提升村民生活的便捷度、安全感与舒适度。
整改前




整改后




生态景观增色。建设“四小园”超100个,打造美丽庭院100余户,建成绿化休闲公园与口袋公园13个,社区新增绿地面积超2万平方米。组织开展植树活动60余场,种植苗木万余株,绿化面积超4万平方米,先后获评中山市绿色社区、美丽庭院村(社区)。

▲六组尾绿化休闲公园

▲悦生二组湿地公园
▲美丽庭院
▲开展植树活动
一张网格精治理:智慧赋能提升新效能
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向精细化、智慧化转型,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网格管理全覆盖。构建“1+4+16+600”四级网格体系,实行“网格+平安建设”“网格+人民调解”“网格+安全生产”“网格+疫情防控”等“多网合一”管理,全面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网格员日常开展各项工作
数字赋能提效率。启用“天翼数字乡村”平台,整合智慧党建、智能安防、便民服务等功能,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行“积分制”“红黑榜”“人居环境大评比”等机制,将整治成效与村民分红挂钩,线上公示奖惩结果,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

▲数字乡村智慧平台
民生服务解难题。通过“书记茶话会”“居民议事厅”“微心愿”等渠道收集意见建议超200条,建立“需求—责任—成效”闭环处理机制。三年来累计解决停车难、设施老化等民生问题195件,举办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文化活动百余场,让民生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开展“书记茶话会”活动

▲安装路灯

▲路面修复

▲限高标识修复
一股合力促发展:多元参与凝聚新共识
创新协同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深化政企协同。与深圳南昌社区、广珠西线高速公司、城建集团等11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引入社会资本超1000万元建设悦生自然营地,动员中顺洁柔、西区资产公司、市中医院、荔景苑、中任律所、隆悦文旅等企业参与农房改造、绿化美化、桥下空间利用、社区治理和节日慰问等项目,累计获得公益赞助超300万元。

▲隆昌社区与和光文旅签订合作协议

▲隆昌社区与广珠西线高速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协议

▲隆昌社区与深圳南昌社区共建结对

▲中任律所为隆昌社区捐赠14座法治电瓶车
推动全民参与。发动党员及群众志愿者超3万人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绿美生态建设、入户宣传等活动800余场。村民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主动参与“四小园”建设、垃圾分类、爱国卫生行动等,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




三年深耕,硕果盈枝。当前,隆昌社区在典型村培育、桥下空间打造、政企协同、统租统管、农房微改造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已形成示范效应,相关经验获多家媒体关注报道。未来,隆昌社区将乘势而上,持续深化“五个一”实践路径,以更实举措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高质量成效,奋力谱写城乡融合发展的水乡新篇章。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