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玉芳华”系列活动之阮玲玉主题分享会在南朗左步村举行
名人IP让乡村越来越有“艺”思
发布时间:2025-11-24 来源:中山日报

       石川教授在左步村分享阮玲玉的艺术人生。记者 易承乐 摄

202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11月23日,“玲玉芳华”系列活动收官之作——“阮玲玉:中国默片时期的无冕之王”主题分享会在南朗街道左步村举行。这场“影片展映+专家分享”的文化活动,串联默片传奇与香山文脉,为左步村稻田音乐节注入文化底蕴,更以名人IP活化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文旅融合提质升级。

本次分享会由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山日报社、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联动香港南方电影文化基金会、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等湾区资源打造。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资深影迷与周边村民齐聚金色稻浪间,共赴跨越时空的文化之约。

活动开始,4K修复版《阮玲玉》率先登场。这部斩获金马奖最佳影片、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经典作品,以高清画质还原传奇影星的银幕魅力,为主题分享铺垫浓厚情感基调。光影流转中,左步村的乡村肌理与银幕故事交相辉映,构建出“文旅+经典”的独特体验场景。

分享环节中,特邀嘉宾上海戏剧学院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石川带来深度解读。他以阮玲玉的成长轨迹为切入点,深度揭秘早期上海广东同乡组织对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深远影响,系统阐释了这位香山籍影星在20世纪30年代无声电影黄金时代的卓越成就与行业地位。“阮玲玉的银幕形象既是个人艺术生涯的巅峰写照,更凝聚着香山文化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核。”石川的分享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让现场观众对这位“香山影视明珠”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底蕴有了更为立体、深刻的认知。

互动问答环节气氛热烈高涨。“阮玲玉为何被誉为无声电影时代的‘无冕之王’?她的经典代表作有哪些?其人生轨迹中与张达民的关系对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石川不仅围绕阮玲玉所处的早期电影生态、个人情感历程、电影艺术突破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更通过一系列极具引导性的问题与现场观众展开互动,充分调动起大家的参与热情,现场讨论氛围浓厚,观点碰撞不断。

“此次分享会是中山以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通过深挖阮玲玉名人资源,联动湾区力量,有机融合乡村场景、非遗传承与影视文化,激活了香山文化的当代生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南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阮玲玉文化IP,以左步村为核心延伸影视文化产业链,推动打造“百千万工程”文化特色精品村。

据悉,自今年8月“玲玉芳华”系列活动启动以来,中山文旅集团构建起“多点联动、全域覆盖”的传播矩阵:旗袍戏服秀展览展出10余款复刻旗袍与阮玲玉蜡像再现时代风尚;线上发起“AI遇见阮玲玉”短视频大赛,相关话题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引发广泛关注;左步村聚焦故乡属性,通过露天电影展映与主题分享会,让名人文化深度融入乡村场景。系列活动不仅让阮玲玉这一文化符号重回大众视野,更有效带动左步村文旅消费增长。

从中山影视城的沉浸式展览到左步村的主题分享,从银幕光影到文创产品,“玲玉芳华”系列活动以阮玲玉为纽带,让香山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机。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文旅集团将继续整合本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让文化赋能成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推进的重要支撑,让地域文化在更大舞台绽放魅力。

记者 陈雪琴 通讯员 林燕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