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镜头
巨型稻亩产700公斤
发布时间:2023-07-17 来源:中山日报


   ▲3月25日,农耕人员插巨型稻秧苗。


   ▲5月11日,基地管理人员黄顺有将巨型稻(左)和普通水稻作对比。


   ▲6月19日,巨型稻出穗时长势惊人。这是农耕人员对巨型稻进行田间管理。


   ▲6月26日,巨型稻吸引中山市一批种植大户到场观摩。


   ▲7月15日,农耕人员配合收割机在地里收割巨型稻。


   ▲7月15日,收割后的稻穗长度在50厘米左右。


   ▲7月15日,收割机在4亩种植巨型稻的田地里作业。


   ▲7月15日,一名农耕人员怀抱沉甸甸的巨型稻,喜笑颜开。

湛蓝的天空下,稻田里泛着金色光芒,成群的燕子盘旋在稻田上方。7月15日,中山市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内,中山首次试种的巨型稻喜获丰收,产量测算结果显示,干谷产量亩产高达700公斤。

巨型稻是近几年诞生的“田野明星”,“身材”高大健壮,通常可达1.8米至2米,较普通水稻高出1米左右,一个成年人站在田中,很难被人发现。今年以来,经过对水土、气候、市场等多方面条件的研判,中山首次试种巨型稻。

今年2月20日,巨型稻开始播种育秧,经过一个多月生长,3月25日到了插秧时节,巨型稻良好的基因显露无遗,绿油油的秧苗比普通水稻秧苗高出一倍。6月26日,记者再次来到巨型稻试验田时,它们已经进入灌浆期,稻穗长而粒多,稻秆下面还偶有禾花鲤游动。

“巨型稻株形高大,根深叶茂,宜疏植,非常适合发展禾下经济。”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种子站站长陈国军表示,试种巨型稻也是希望借助巨型稻的身高优势,以发展鱼稻、虾稻、鸭稻等种养结合的立体农业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记者了解到,在巨型稻收割前一天,稻田中的禾花鲤已经收获,实现了稻鱼双丰收。

当天上午9点,巨型稻试验田上,收割机来回“奔波”,“吞吐”着金灿灿的稻穗和谷粒,一幅忙碌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在收割机到不了的边角地块,基地的工作人员拿起了镰刀收尾,即使豆大的汗珠滑下脸颊,她们仍笑逐颜开。

巨型稻长得比一般人要高,距离实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的“禾下乘凉梦”又前进了一大步。

记者 余兆宇 明剑 冯明旻  陈雪琴

◆编辑:龙慧◆二审:苏鹏蕴◆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