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丛|中山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4-03-25 来源:中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中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革新意义

21世纪伊始,伴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兴起,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绿色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传统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升级机遇。这些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能和产品质量,还为企业开拓新市场、探索新服务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传统产业朝可持续发展迈进。例如,人工智能通过机器视觉和学习技术,提高了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和质量控制的精确度。大数据使企业能够精准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趋势,优化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物联网通过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维护,有效预防故障,减少了生产中断的风险。而清洁能源、节能材料和废物回收技术的应用,则显著降低了生产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中山传统产业发展现状

中山拥有良好的传统产业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山积极探索和实践了“一镇一品”的专业镇发展战略,成功培育出了以灯饰、家电、家具、五金、服装等为主导的多个传统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一方面,在产业链配套上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布局,享有生产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大多数产业仍处于中低端发展阶段,市场主体主要是中小微企业,普遍遭遇同质化竞争激烈、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等多重发展困境。因此,采用新技术对现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推动这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转型,已成为中山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中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优化传统产业结构。面对中山传统产业同质化竞争的问题,首要策略是明确中山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考虑到珠三角城市群以及中山各镇街在产业结构上的相似性,中山应通过比较分析,识别其优势产业,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体系中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以实现差异化发展。此外,中山需聚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依据对未来技术趋势的预判,锚定全球价值链中的中高端目标,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以培育产业链的高端和新兴环节,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

其次,中山应重视培育具有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和行业话语权的本土“链主”企业。支持链主企业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使其成为产业链中的“超级节点”,带动和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和生态系统的形成,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发展。

2.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针对中山传统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向外借力和向内培育的双向策略。

首先,中山应借助外部创新资源,特别是深圳丰富的创新资源。市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借势借力深圳创新资源,通过与深圳的科研平台和创新资源合作,实现“深圳创新+中山制造”的融合策略,为中山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在具体实施层面,一个关键是要探索和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如“反向飞地合作模式”,即通过在深圳设立中山科创中心,将中山的资源和政策优势与深圳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相结合,实现双方优势资源的有效对接。同时,要确保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的公平性和透明性,促进深中两地在融合发展中均能获益,避免零和竞争。

其次,培育传统产业集群的内生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跨界合作,通过产业联盟或创新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古镇灯饰产业的成功转型为中山其他传统产业集群提供了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依托于引进创新资源和搭建国际化创新平台,以及官产学研合作机制,古镇实现了LED技术的重大突破,不仅形成了基于LED技术的高端产业链,还催生了LED灯饰等新兴产业环节,提升了灯饰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加强高端人才引育。针对中山传统产业对高端人才吸引力和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应从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方式入手。

首先,在人才引进方面,中山需创新高端人才的使用方式,突破地理限制的束缚。例如,可以在全球主要创新中心设立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作为中山在海外进行技术转移、科研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及合作的平台。通过建立“直通车”机制,促进资本、技术和人才向中山集聚。同时,构建支持远程工作的线上环境,采纳虚拟项目交付等新兴工作模式,实现人才价值的异地释放,为传统产业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其次,在人才培育方面,一方面实施“走出去”策略,促进本地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例如,借鉴广州经验,通过设立青年留学项目,选派青年才俊至海外学习,专注于与中山重点产业和领域紧密相关的专业。另一方面,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精准培养人才。由政府牵头与企业、高校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企业提供实习机会,高校提供定制化课程,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协同化。同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人才培养项目,激发企业和高校参与人才培育的积极性。

【作者系中共中山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教师】


编辑 范展颢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