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孟母”带娃下乡读村小
发布时间:2025-11-11 来源:中山+

城市化浪潮下学生进城成趋势,记者却在中山客家山村五桂山街道桂南看到一批“逆行者”,来自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区的近70个家庭,带着近百个孩子入读桂南学校,上演现实版“孟母三迁”。该校校长石磊说,还有100多个家庭正在咨询考察。

家长在桂南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记者 余兆宇 摄

11月11日下午,桂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谭彦开着电瓶观光车,接上桂南学校一群刚放学的孩子驶向村里。这些孩子都是今年搬到这个村的,在家长组织下入户开展社区调研,观察思考身处的这个社区。

今年2月,刘小维一家四口自驾2800多公里从沈阳来到桂南村,将两个女儿分别送进桂南学校四年级和附近的南朗街道翠亨村石门幼儿园。她发现,作出同样决定的外地家长不在少数。澳门的雪莲、四川的杨涛、上海的水湄、云南的蔡睿、广州的小蔡等都在今年把孩子送进桂南学校,大家很快熟识,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一起爬山、阅读、排练戏剧、做手工等,为孩子提供充分接触自然、共同成长的乡村生活体验。刘小维说,她和家人非常喜欢这种“熟人社区”生活,让家长像亲友一样共同育娃、友爱互助。梁淑贞7岁半的女儿今年9月入读桂南学校,两个多月的生活让她深有感触:“以前听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在桂南,我们真的实现了。”看到孩子每天都很开心,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或步行或骑车,家长陪伴孩子放学。记者 余兆宇 摄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中山市社会建设研究院院长匡和平表示,这些都市家庭的选择背后,折射的是社会进步和育儿观念改变。他认为,随着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的推进,人们对名校和分数的盲目追捧正在淡化,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广大农村,为外地家庭安居乐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这些都市家庭搬到农村并积极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说明部分家长已转变观念并付诸行动。

家长组织10多名学生到“新村民”家里调研。记者 余兆宇 摄

桂南学校创办于2003年,是一所面向外来务工子女的九年制民办学校。2018年,校长石磊与桂南村艺术家新村民张耀仁、关勇推动学校美育实践,让其声名鹊起。石磊对这些“都市孟母”的热情表现得很清醒,他说:“我们只是做了学校该做的事,回归了教育该有的样子。”学校主张“按课本上课”,回归生活与学习本质,让学生“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与人交往、好好亲近自然”。石磊认为,学校不是一座教育“孤岛”,而是桂南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和社区文化营造了孩子们成长的“大学校”。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