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该局近日发布首批涉企行政检查“无事不扰”清单,涉及登记管理、计量检定等9大领域,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实现“无事不扰”又“有需必应”,全力营造更加宽松有序的市场监管环境,真正为企业减负松绑、为发展赋能增效。
据悉,“无事不扰”清单按照“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制定。首批清单涉及登记管理、计量检定、网络交易、广告宣传、知识产权等9大领域,涵盖250项检查事项,高度契合基层减负要求,精准匹配企业高频关切。“无事不扰”适用范围暂不涉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直接关系公众安全的重点领域。市市场监管局坚守安全底线,对上述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领域,始终保持“严监管、零容忍”高压态势,确保对重大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实现“放得开”与“管得好”的良性平衡。
“无事不扰”核心在于“精准监管”与“减负增效”,通过划定行政检查“硬边界”,为经营主体留出充足“发展软空间”。市市场监管局将违法行为后果轻微、企业能够自我规范管理,以及其他能够通过非现场检查方式实现监管目的的事项纳入其中。除上级部署、“双随机”抽查、投诉举报、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等情况外,市场监管部门原则上不主动就这些事项开展现场检查。
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无事不扰”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在确保监管效能基础上进行精准治理,通过科学界定干预边界、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在确保守住风险底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呵护经营主体活力。一方面,治理体系从“政府主导”向“政企协作”转变。“无事不扰”清单将企业能够自我规范管理的相关事项纳入其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自我监督,企业参与度更强,行政部门打扰度更低。另一方面,监管方式从“人盯企业”向“数字智能”转变。传统模式下,基层监管对企业的掌握主要依赖“地毯式”上门检查,既增加了打扰企业的时间,也耗费了大量行政资源。市市场监管局将采用智能监管来替代人工检查,在企业“无感”的情况下,实现监管的有效覆盖。另外,服务理念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围绕“注册指导、年报咨询、信用修复、政策送达”等多类场景实现主动服务。例如,对于是否按时报送年报等常规检查事项,将不再单独进行上门核查。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在线提醒”,让企业自行检查并改正,从而减少对企业的打扰,逐步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 张倩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