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骑手变合伙人”实践入选全国基层思政工作“十佳”案例
发布时间:2025-11-23 来源:中山+

11月21日,在天津举行的2025年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经验交流展示活动现场,由广东政研会推荐,中山市申报的《“外卖骑手”变身“城市合伙人”的思政实践》案例,从全国众多优秀实践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十佳”案例并作现场展演。这一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创新探索,不仅获得充分肯定,更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地市代表,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山经验”。

我市《从“外卖骑手”变身“城市合伙人”的思政实践》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十佳”案例。通讯员供图

 源于实践:
“顺手”之善,汇成文明江河

“您好,中山!我们在中山,‘顺手’传递爱!”

当情景剧《顺手的事儿》的演员们在天津的全国性舞台上喊出这句口号时,一句朴素的“顺手的事儿”,瞬间超越了舞台,成为新时代劳动者担当与一座城市温情的生动注脚。这部12分钟的情景剧,艺术地浓缩了中山市推动约2.5万名网约配送员从“穿行者”向“合伙人”转变的生动实践。

剧中故事源于中山的真实场景:美团骑手汤育彬、黄家文在配送途中遇见车辆侧翻,毫不犹豫停车救援。这“顺手”的善举,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舞台上,源于现实的“随手拍”参与治理、暖蜂驿站获得服务等细节,生动诠释了新就业群体与城市之间深刻的“双向奔赴”与“情感共鸣”。

情景剧《顺手的事儿》现场展演。通讯员供图

现场观摩的思政工作者表示,“动人的故事传递出思政的温度,而这份温度源于扎实的生活土壤。”据中山市文化馆戏曲干部田金刚介绍,创作团队在市委宣传部的统筹下,与市市场监管局成立专项小组,“反复研读案例,力求将基层治理的政策逻辑,转化为真切的人物情感与戏剧冲突。”参演人员来自市青少年宫、沙溪初级中学等单位,他们演绎身边人、身边事,情感真挚自然。剧中“伟人故里,博爱之城,中山与您同行”的台词,有效引发了观众共鸣。田金刚深有感触:“这次创作让我们认识到,思政工作不仅是政策传达,更是价值传递与情感共鸣。这为我们未来挖掘本土题材提供了宝贵方向。”

 守正创新:
“五个融合”,构建“大思政”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巧妙比喻:“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如何将“盐”溶解于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中山的答案是:“五个融合”。

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关键在于与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场域深度融合。面对奔走在街头巷尾的骑手,中山思考的正是如何将他们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伙伴。中山通过探索“五个融合”模式——即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融合、理论武装与服务群众融合、全面覆盖与分类指导融合、守正传承与创新载体融合、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融合,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单向灌输”到“双向赋能”的有效转变。

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融合上,中山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整体布局,出台实施方案,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理论武装与服务群众的融合上,市委组织部统筹指导,市委社会工作部构建关爱凝聚新业态从业人员“组织覆盖—服务赋能—治理融合”全链条工作体系;市总工会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中山样板,市妇联构建“六大引领”工作体系并创新“妈妈岗”灵活就业模式,团市委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活动,市教育工委推出“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市国资委推动国企思政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市互联网行业党委持续擦亮“红心互联汇”品牌,大力培育和发展正能量网络名人,团结百位头部主播参与“百千万工程”成果展示、城市形象宣传等主题工作,覆盖粉丝群体超1亿,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中山网约配送员参与“百千万工程”植树活动,积极参与绿美中山建设和社会治理。通讯员供图

在服务群众过程中,中山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里凝聚共识。无论是结合“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文旅,还是创新“妈妈岗”缓解就业难题;无论是“理响兴中”平台年均超8000场宣讲,还是“中山发布”矩阵办结1.3万件民生诉求,都体现了在服务中引导、在解决问题中凝聚人心的工作逻辑。

 融合赋能:
从“治理对象”到“城市合伙人”

思想的伟力,最终要转化为实践的活力。

中山市深化“一工程三行动”党建工作法,通过建立1371个暖蜂场所、开发“随手拍”小程序、开展“强蜂”培训等务实举措,将组织建在平台上,服务送进驿站里,更把参与治理的责任与荣誉交到骑手手中。三年来,已有31名外卖小哥被评为“先锋骑手”,15人获市级以上表彰,见义勇为、协助破案等事迹层出不穷。

这个过程,并非单向的政策灌输,而是一次有效的双向互动。这种转变,让骑手在参与中被看见、被尊重、被需要,自发地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

中山网约配送员在暖蜂驿站内体验手工制作。(资料图片)记者 缪晓剑 摄

阵地建设上,中山同样善作善成。一方面坚守党校、红色遗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主阵地;另一方面,大力拓展线上新阵地:“中山+”APP下载量超500万,“红色文化网上行”吸引70万青少年,“职工Talk”“思政三分钟”等轻量化产品周播量达10万+,《我在中山有棵树》等系列短剧以青春语态传递正能量。

扎实的工作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三年,中山先后获得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央网信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等国家、省级荣誉29项,其中1个思政案例、2项优秀研究成果获得中国政研会表彰,7个思政案例、4项优秀研究成果获得广东政研会表彰,展现了新时代中山思想政治工作新成效。本次案例入选全国“十佳”,正是对中山坚持守正创新,探索“五个融合”模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的最佳印证。

如今在中山,网约配送员、快递员和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成了基层治理的“流动网格员”,“顺手的事儿”汇成了动人的文明风景。这生动表明,思政工作不在高高在上的说教里,而在穿梭的街巷、社区的舞台、网络的对话中,更在每一次被需要的时刻,在每一个被点亮的心灵深处。当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融入日常、贴近需求,便能如盐入水,有味无痕,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林志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