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培大蒜观察日记
梅沙实验学校 四(4)班 言乐溪
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了水培大蒜并观察生长过程的任务。这看似简单的小实验,却勾起我的满满好奇与期待,迫不及待想要见证一颗大蒜的奇妙蜕变。
10月12日 星期日 晴
这已是我第三次尝试水培大蒜了,前两次都以失败告终,心里满是紧张。为了这次能成功,我赶紧上网查找失败原因:不能将大蒜整个泡在水里,只需浸泡根部,而且要每天换水。掌握方法后,我满怀期待地开始了新的水培尝试。
10月13日 星期一 晴
按照方法,我给大蒜换了水。刚打开容器,一股浓烈的大蒜味就直冲鼻腔,呛得我连咳好几声。仔细观察,我看到有两颗大蒜的底部略微凸起,根应该快要从这里长出来了,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感觉这次就要成功啦!再瞧瞧这些大蒜,似乎比之前大了不少,我心中满是自豪。
10月14日 星期二 阴
今天,我的第一颗大蒜成功冒出了芽!这颗嫩绿的蒜芽约有两毫米长,顶部的尖则是白白的。亲眼见证这个小生命的诞生,我满心欢喜。而且大蒜的味道也变淡了,不再那么呛人。不过另外两个还没什么动静,只是安静地待在水里。
10月15日 星期三 晴
第一颗大蒜的芽已经长到四毫米了,中间还有一条凹进去的缝。第二颗大蒜也冲破“束缚”,冒出了两毫米的小芽。可最后一颗大蒜却始终没长出芽来。它还能长出来吗?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心里满是疑问,甚至都想帮它一把。
10月16日 星期四 雨
第一颗大蒜的芽已经长到两厘米了,和第二颗的蒜苗比起来,粗细差别就像一根小柱子和一支铅笔。第二颗大蒜的芽约一厘米长,底部是白色的,往上渐渐变成嫩绿色,最后又变回白色。第三个大蒜却像生病了一样,躺在小碗里一动不动,始终没迈出“发芽”那一步。
10月17日 星期五 晴
第一颗和第二颗大蒜又长高了不少。第一颗大蒜的芽弯曲着靠在小碗边缘,好似在思考着什么。我还看到它的底部长出了四根短短的、米白色的小须,盼了这么久,终于生根了,真是不容易。可第三颗大蒜……还是没长出芽来。
10月18日 星期六 晴
第一颗大蒜的根长得更多、更长了。第二颗大蒜也开始生根,这些根比第一颗大蒜的根更白一些。由于第三颗大蒜一直没长芽出来,我把它拿起来观察,发现它的底部被切开了一个洞。这下我才明白,它底部没有生根的地方,又怎么能发芽呢?
10月19日 星期日 晴
我把没发芽的大蒜丢掉了。发芽最高的那颗大蒜长出了第一片叶子,叶子表面滑滑的,还有些内卷,颜色比主蒜苗更深。这片叶子还没舒展开,又短又硬又薄,好像随时都可能折断。更有趣的是,它是从主苗里面“钻”出来的,把原来的蒜叶都撑得裂开了一道小缝。
这次水培大蒜的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生命成长的神奇与不易。从最初的紧张尝试,到见证蒜芽破土、根系生长,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充满了惊喜。这让我明白,哪怕是一颗小小的大蒜,想要顺利生长,也需要合适的条件和耐心的等待。生命的力量,真是既脆弱又强大!
指导老师: 伍绍军

同学们!
如果你也有佳作在手,
不要犹豫啦!
《香山少年报》“征稿令”长期有效哦~
点击下方按钮即可投稿,
期待与你“报”上相见!
编辑 汪佳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