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因易形成蚊虫孳生地
成为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关键场所
中山市南区街道高度重视、迅速行动
针对辖区在建工地推出四项硬核举措
切实筑牢蚊媒传染病防控屏障
强化精准检查,隐患清零无死角
“‘三台账’是否规范?积水杂草有没有及时清理?”围绕这些关键问题,南区街道组建专项检查组,对辖区在建工地开展防疫检查105次,实现防控监管全覆盖。
检查重点聚焦蚊虫孳生清理、消杀记录等环节,专项检查组对排查发现的37个防疫隐患,均现场下达整改通知,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对6个防疫落实不力的项目,果断采取停工措施;对1个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进行公开通报,以“零容忍”态度压实项目主体责任。同时,督促32个在建工地建立健全人员管理、车辆进出、消杀“三台账”,确保防疫工作全流程可追溯、无遗漏。

▲南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吴翘楚带队检查在建工程台账情况及防疫管理措施
统筹科学消杀,筑牢物理防护墙
“每天早晚两次消杀,重点区域还要加密频次。宿舍装纱窗蚊帐、工地周边卫生要及时清理。”这是南区街道对工地消杀工作与生活环境管理的明确要求。南区街道精准调度各工地落实消杀任务,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工地10月累计完成消杀上千次,有效降低成蚊密度;同时推进物理防护与环境治理,督促工地为宿舍加装纱窗、定期清理周边卫生死角,形成“灭蚊+防蚊”的闭环管理。

为保障消杀质量,南区街道严格按照市住建局和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组有关要求,督导工地配备专业消杀器械,目前32个工地均已达标落实。“现在项目给宿舍装了纱窗,还配了蚊帐,工地周边卫生也搞好了,工地和宿舍里的蚊子少了很多!”工地工人的反馈,正是消杀工作与防护保障双落实的生动体现。
深化宣传引导,防疫意识入人心
“翻盆倒罐清积水,防蚊灭蚊保健康。”走进南区街道任何一个在建工地,都能看到这样的防疫横幅或海报。南区街道以在建工地微信群为主要宣传阵地,定期推送防疫工作指南,内容涵盖孳生地清理、个人防护等关键知识。
目前,32个在建工地均已张贴宣传海报或悬挂横幅,通过“线上推送+线下张贴”的多渠道宣传,将“清积水、灭蚊虫、早报告”的防控要点传递给每一位工人,切实提升全员防疫意识与参与积极性。
健全防控机制,制度保障强根基
防疫工作有序推进,离不开完善的机制支撑。南区街道明确要求各在建项目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针对性防控预案,细化孳生地排查、突发情况处置等流程。
截至目前,32个工地已全部完成领导小组组建与预案编制,明确“谁排查、谁消杀、谁负责”的责任体系,为防疫工作提供坚实制度保障,确保一旦出现情况能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