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日的暖阳与蚊虫的肆虐交织成防疫的战场,中山这座以“博爱之城”闻名的城市,再次见证了一场青春力量的集结。在中山“全力冲刺、动态清零”的号角下,自10月15日起,万名青年志愿者和百支青年突击队挺身而出,以青春之名,筑起一道防疫长城。

青年突击队员
火速集结出征
10月15日晚,中山召开疫情防控调度会、部署全力实现动态清零必达目标,团中山市委立刻响应,在中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导下,火速组建超170人的“中山市蚊媒消杀战疫青年突击队”(下称“市级青年突击队”)。队伍依托中山市应急志愿服务总队专业力量组建,部分队员曾多次参与疫情防控、应急抢险等任务,具备扎实的实战经验和组织基础。
10月18日,团中山市委严格对标工作处置指引,专项采购专业消杀设备30台,并邀请中山市除害消毒管理站专家开展系统化培训,为队员提供器械操作、药剂配比、个人防护、实操演练等全方位课程。
培训结束后,根据前期摸排的社区需求,市级青年突击队立即分组,携带超低容喷雾机、脉冲式烟雾机等专业消杀设备,奔赴良都、环城、城南、北溪等社区开展消杀工作。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队员们背负数十斤的装备,对经联社、居民小区、街道、垃圾存放点等蚊媒孳生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喷洒消杀。
市级青年突击队的成立,进一步带动全市青年组织参与蚊媒防控。沙溪镇在3小时内集结92名青年干部与教师组建消杀青年突击队;民众街道通过“理论+实操+考核”模式系统提升青年突击队实战能力;东区、小榄、坦洲等地也分别组建百人规模的青年突击队并开展多轮作业。
10月至今,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新组建102支青年突击队共3807名队员参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共计投入47980人次开展蚊媒消杀服务832场,出动病媒防治专业器械26375台次。

万名青年志愿者
构筑起牢固防线
青年突击队打头阵,青年志愿者聚合力。中山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引领,发动万名青年志愿者以多元身份、多维视角投身战斗,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青春防线。
在中山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发动下,青年企业家们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整合能力,为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他们积极联系相关企业,筹集防疫资金、物资超20万元,确保前线志愿者有足够的防护装备和消杀用品。同时,他们还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社交媒体上发起防控宣传,号召更多人参与到防控行动中来。
在南头镇,一位青年企业家得知防控物资紧缺后,立即联系多家企业,筹集了一批蚊香、消毒液等物资,并亲自送到防控一线。他表示:“作为青年企业家,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和家乡共担风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防控工作提供一些帮助。”此外,青年企业家们还积极发挥企业青年志愿者队伍作用,主动参与属地村(社区)疫情防控网格,踊跃投身战疫工作。他们还从企业自身做起,全面排查厂区、办公区、员工宿舍、仓库等重点区域,清理积水容器、疏通排水管道、定期消杀蚊虫,将防蚊灭蚊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以实际行动为员工健康保驾护航。
在学生群体中,一场“大手拉小手”的温暖行动正在悄然展开。少先队员们用童言童语,将复杂的防控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校园里、社区中、家庭间,传递着爱与希望。他们是一群小小的“防控宣传员”,用稚嫩的声音和纯真的笑容,为这场疫情防控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截至目前,团中山市委组织开展“灭蚊防蚊”“爱国卫生运动”等主题团队日活动227场次,参与共青团员、少先队员42904人次,并制作“预防基孔肯雅热,红领巾在行动”宣传作品,从少先队员角度出发,提醒同学们及家里人定期清理家里的积水容器,养成“每日小清扫、每周大清理”的习惯。
中山干部群众投身疫情防控的火热局面和团中山市委的倡议号召也感染着一批兴乡创业青年群体,他们是留学归来的青年创客、乡村文旅的小店老板、农业领域的青年标杆、扎根乡村的非遗传承人,此刻他们都转化为守卫家园、灭蚊消害的青年先锋。他们深入乡村,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困难,为村民提供有针对性的防控服务。
在阜沙镇稻梦农场,一群兴乡青年围绕“生态防蚊、科学灭蚊”,清理农田沟渠、露营区积水,投放食蚊鱼管控水体幼虫,在帐篷区、休息亭加装纱网,实现源头治理与精准防护双管齐下。在三角镇渔业协会,11名渔业创业和从业青年走进高平村,运用所学所想,协助本地村庄清理卫生死角,积极向村民宣传防蚊灭蚊知识,以实际行动支持防控工作。
从青年企业家的资源整合,到学生群体的“大手拉小手”行动,再到兴乡青年的基层扎根,他们用青春力量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青年志愿者们
在奉献中成长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共组织参与爱国卫生运动2555场次,参与青年志愿者178230人次,入户宣传排查646892户,清理卫生黑点及积水等蚊虫孳生地156634处,派发宣传单张322244份。青年志愿者们的身影出现在街头小巷、社区村庄、乡村田埂等地,无论是烈日下的坚守,还是风雨中的前行,他们始终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与挑战。
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寥寥几字,落到实处,便是纷繁复杂的各项挑战:如何短时间内组织大量人员?如何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源?如何科学规划工作路线?一连串的问题向青年志愿者们涌来,但他们从未想过退缩和放弃,而是以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不断磨砺自身。
五桂山街道青年团干部小符,最初接到任务,就面临着没人、没钱、没设备的“三没”难题。他第一时间理清思路,抓重点、破难点,形成一套可行的工作方案。在组织人员方面,他积极发动辖区内企业、高校人员力量,并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吸引了许多热心人士的关注和报名。在调动社会资源方面,小符主动与当地企业沟通,详细介绍防控工作的紧迫性和社会意义,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在科学规划工作路线方面,小符联动专业部门,深入分析疫情形势和防控需求,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路线图。
最艰巨的挑战到来时,也是成长最快的时刻。在这场奋战中,青年志愿者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与他人合作共事,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火炬工业集团00后突击队队员阿方坦言:“第一次背着设备从32层顶楼一直走到一楼时,的确非常吃力,一轮消杀下来足足能瘦两斤,但听到居民说‘谢谢你们,辛苦了’的时候,就觉得一切都值得”。石岐街道大学生联谊会青年志愿者小桃利用空余时间,跟随组织者扫楼入户、逐户敲门,每敲开一户家门,她都会用亲切的语气讲解:“您好,我是石岐大联的志愿者,您家里花盆托盘、卫生间地漏要多留意,及时倒积水能有效防蚊哦!”碰到老年居民,她会放慢语速、反复叮嘱;若居民提出“阳台杂物不好清理”等问题,她还会当场给出实用建议,认识的人纷纷夸赞她从内敛害羞的“社恐”真正成长为了能独当一面的“沟通达人”。
这,就是中山青年志愿者的力量——微小,却汇聚成抗击疫情的磅礴洪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山万名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担当,展现了青春风采。未来,中山青年将继续在志愿服务的大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青春光彩,擦亮“博爱之城”的城市名片,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
编辑 张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向才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