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城中医高手中山“切磋”,正骨针灸推拿显真功夫
发布时间:2025-10-26 来源:中山+

10月26日,由中山市卫生健康局主办、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承办的“港澳珠中江阳”第三届中医特色疗法技能大赛决赛举行。大赛以“传承中医经典 创新湾区未来”为主题,吸引来自香港、澳门、中山、珠海、江门、阳江的11支队伍同台竞技,“切磋”中医外治法中的针刺类技术、推拿类技术、罐类技术、灸类技术、刮痧类技术等。

10月26日,“港澳珠中江阳”第三届中医特色疗法技能大赛决赛在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 记者 缪晓剑 摄

“归挤拍打手法操作步骤如下:患者处于坐位,上身略后仰,第一助手固定患者双踝,第二助手扶患者双肩膊,术者右髋抵左髋……”在位于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的比赛现场,来自澳门中医药学会的参赛者、中医师关荣基,现场进行“中医正骨疗法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疾病”项目展示。“传统的耻骨联合分离疾病治疗,多依赖于开刀或用药,而这个中医治疗手法对复位有显著帮助,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关荣基介绍,在从医20多年里,他不断对该疗法进行改良和创新,使手法更加轻巧快速、精准到位。

澳门中医药学会参赛项目”中医正骨疗法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疾病”。 记者 缪晓剑 摄

记者了解到,本次竞赛参赛对象是医疗机构熟练掌握某项中医特色疗法的在职职工(含医、护、技、药等),参赛疗法包括针法、灸法、罐法、手法、外治法、功法或其他中医特色疗法技术。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2个阶段,初赛由各地自行组织初赛,选拔2名选手参加决赛;决赛由中山市组织,现场分为疗法介绍及具体操作演示两部分。

“比赛既考核理论体系,也重视实践技能。评审标准涵盖创新性、传承性、疗效、操作规范性及理论依据等多个维度。”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郑国俊介绍,赛事强调“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即在原来中医理论和中医技术规范基础上,融入现代技术和组合疗法等。

赛事强调“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图为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参赛项目“温刺‘环髌九穴’治疗膝痹症“。记者 缪晓剑 摄

如来自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项目“八卦万能针疗法在痛症中的运用”,结合了中医学理论和易经理论,融合多种灸法如八卦针、万能针、脐针等,并结合八卦方位对应症状选位治疗痛症。“这个疗法强调脾胃的整体调理,具有创新性,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疗后不容易复发,因此具有创新性。”参赛选手、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针灸学博士马林介绍。

来自中山市中医院的“腹部蒸气药罐治疗胃肠道功能障碍”项目,在灸法和罐法的基础上进行革新,通过现代蒸气仪器蒸发药物,将蒸气导入罐中进行治疗,提升操作便捷性与针对性。

来自香港注册中医学会的参赛者蔡衍苗,现场展示中医骨伤科的复位手法“吴氏骨伤整复手法”。“很高兴能与各地从业者交流,学习其他城市特色技术,同时希望向外界宣传香港传统正骨复位的特色。”蔡衍苗表示。

决赛现场邀请了广东药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广州市政协委员宋雨鸿,香港注册中医学会副会长陈仿阳,澳门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伟华等7名专家担任评委。经过角逐,最终,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代表队获得一等奖,中山市中医院代表队、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代表队获得二等奖。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叶世南表示,本次大赛在中山市举办,既是对中山市中医药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促进中山市中医药服务水平提升的宝贵机会,中山市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促进区域间中医特色技术的学习交流,推动区域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岳才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