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时评丨榜样力量引领 筑牢“两热”防线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中山+

当“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双重威胁笼罩城市,中山以一场全民参与的防疫攻坚战,以快制快地投入到“两热”防疫战斗中。一群又一群普通的基层防疫典型人物,像梁金娣、梁宇云、何丽君、陈燕飞等,用责任与担当构筑起立体化防控网络,他们的身影成为筑牢“两热”防线的中坚力量。

作为坦洲镇坦南社区防疫工作的“总调度师”,梁金娣以“统筹全局、精准施策”的担当,连续奋战在防疫最前沿,用科学调度与躬身实践筑牢社区安全防线。面对老旧社区积水点分散、卫生死角隐蔽等顽疾,她创新建立“三色预警”机制,将风险点按危险等级标注,通过“社区网格员+物业+志愿者”三级联动,实现21.5吨积水24小时内清零。这种将管理智慧转化为执行力的实践,印证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精准施策与资源整合。

教师志愿者梁宇云的跨界行动,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他设计的“防疫知识闯关游戏”,通过趣味问答让村民掌握灭蚊技巧;他发起的“校园—社区”联动机制,带动300余名师生参与卫生整治。这种将教育专业转化为防疫动能的创新,打破了职业边界的壁垒,诠释了“人人都是防疫员”的群防理念。

与此同时,护士何丽君的防蚊治疗车,成为病房里流动的“安全堡垒”。她在常规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为老年患者定制防蚊手环,为儿童患者绘制卡通防疫图,这种将专业服务与心理疏导结合的实践,使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8%。更值得关注的是,她建立的“特殊群体防护档案”,通过定期回访为独居老人安装防蚊设施,体现了医疗服务的温度与精度。

这些基层典型人物的成功实践,揭示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三大规律:一是专业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像梁金娣将管理理论转化为社区可操作的“土办法”,更易于群众的接受;二是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的平衡,像何丽君的个性化服务形成互补;三是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像梁宇云打破教师身份边界的跨界奉献。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普普通通的基层人物的贡献,正汇成一条牢固的防线,也印证了“榜样力量”的乘数效应:一个梁金娣带动了200余名网格员,一位何丽君影响了整个护理团队……他们的朴素故事必将激发更多的志愿者和群众加入到防疫的战斗中,毕竟“两热防疫”不是一个人的行动,而是需要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这种“典型引领—群体响应—体系强化”的良性循环,正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当梁宇云蹲在泥泞中清理排水沟时,当何丽君深夜为患者更换蚊帐时,这些基层典型人物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他们的事迹纵然很平凡,但仍然如同点点星火汇聚成燎原之势,照亮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这些普通人的朴素行动也给我们极大的启示:重大挑战面前,真正的防线不在高楼大厦,而在千万个普通人的责任担当;真正的力量不在宏大叙事,而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创新。这或许就是中山“两热”防疫战留给我们最大的意义。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