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中山西区凝聚合力共筑防疫网
发布时间:2025-10-18 来源:中山+

10月17日一大早,志愿者解影又准时出现在西区街道长洲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合点,准备参加防蚊防疫志愿行动。当天,她需要协助制作驱蚊包、入户安装防蚊纱窗,并为居民讲解防蚊妙招……

在西区街道,像她这样的志愿者并不在少数,他们或是党员干部,或是退伍军人,或是社会热心人士,更或是银发长者,他们穿梭在街头巷尾,以实际行动将防蚊防疫的“安全网”编织得更加细密牢固,成为西区街道筑牢“两热”疫情防线最动人的风景。

群防有妙招:
从“单向宣传”到“双向互动”

“这些药材,都是我们在市中医院采购的,纯正又有效,以此制作的驱蚊包,特别受群众喜爱!”在长洲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解影一边熟练地将干艾草、薄荷、白芷等中药材装入香囊,一边向身边的志愿者介绍。

志愿者解影(右一)讲解驱蚊包的制作要点。记者 王蔚然 摄

记者了解到,作为长期活跃在街道志愿服务一线的“老熟人”,她不仅带头制作驱蚊包、开展入户宣传,还通过朋友圈分享实用的防蚊技巧。“自己出一份力,让更多人少受蚊虫困扰,再累也值得。”解影表示,几个月的志愿服务下来,她自己也积累了不少防蚊经验。就在不久前,西区街道举办了“防疫有办法·民智筑防线”防疫妙招分享会,她还和另外六位志愿者将自己在网上学习并亲身验证有效的防疫小妙招,分享给了小区居民,并在各自社区进行二次传播。

在西区街道“防疫有办法·民智筑防线”防疫妙招分享会上,解影(中)分享防疫方法。通讯员供图

在西苑社区,蓝波湾第二党支部书记辛耀西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防疫贡献力量。“积水瓶子及时清,蚊子不来家里停……”这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正是他精心创作出来的。谈起创作初衷,他笑着说:“我就想着,怎么把复杂的防控知识变得好记又好懂,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一听就记住。”

这首通俗易懂的“防疫打油诗”,很快就在各个微信群、小区广泛传播。更让人欣喜的是,在辛耀西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原来的“要我做”转变成了“我要做”,主动清理家里的积水容器,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党员当先锋:
从“个人行动”到“带动一片”

防蚊防疫工作,既需要群众的智慧,更需要组织的力量。在西区街道,广大党员正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将原本零散的“个人行动”汇聚成强大的“集体力量”。

为筑牢“两热”疫情防线,西区街道党工委向各新兴领域党组织发出号召,倡议大家在防疫一线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各党组织积极响应,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布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动员两新领域党员职工投身防控工作。

两新组织的党员志愿者清理卫生黑点。通讯员供图

此外,街道两新党委、社区党委也深入走访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新业态网点站点等,与企业管理层和党员职工面对面交流,宣传“两热”防控知识,引导企业重视防控工作,做好办公区域积水清理、整洁环境、防蚊灭蚊等工作。目前,越来越多两新组织加入防控队伍,形成了强大的防控合力。

“我们虽然来自企业,但也是社区的一分子。环境干净了,不仅员工安心,周边居民也安全。”烟洲社区企业联合第二支部书记曾泽锐的话,道出了很多企业的心声。

西区工商联(商会)联合西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市互联网应用创新协会、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捐赠防疫物资。通讯员供图

在“两热”防控的关键时期,两新组织党组织还积极发起爱心捐赠活动,广泛动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防控一线送去温暖和关怀。西区工商联(商会)联合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市互联网应用创新协会、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向西区街道办事处捐赠防蚊物资;中山翼高电器有限公司作为灭蚊灯的生产商,向西区街道办事处捐赠600余台灭蚊灯并提供技术支持等。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爱心行动,支援基层防疫工作。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