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黄圃镇团范小学 五(2)班 黎宇琛
今年端午节,爸爸带我去河边看赛龙舟。十几条彩色的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在河面上飞驰,队员们喊着整齐有力的号子,清脆的鼓点声震得水面都在轻轻“发抖”。我趴在河边的栏杆上看得入迷,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念头:要是能自己做一个“赛龙舟机器人”,让它像真正的龙舟一样“游”起来,该多有意思啊!从那天起,这个关于赛龙舟机器人的创意种子,就悄悄在我心里扎根发芽。

我的赛龙舟机器人有两大“法宝”:一个是藏在内部的四驱机器人“心脏”,另一个是裹在外面的赛龙舟“外衣”。内部的四驱系统可不简单,是我用马达、电池盒和电路板一点点组装起来的动力装置,有了它,机器人才能像长了灵活的四肢一样,稳稳地向前“跑”。外壳更是充满传统韵味,绿底龙纹的外壳上,还装饰着别致的小房子和人物形象,让人一下子就想起端午节热闹的场景。

不过,制作机器人的过程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我前后经历了好几次失败。第一次组装四驱系统时,我把马达的接线接反了,机器人居然往后跑,差点“逃”出我的书桌。我只好耐着性子把它拆开,重新研究电路图,一遍遍地比对接线位置,终于把问题解决了。后来给龙舟设计外壳时,我又遇到了新麻烦,龙头总是固定不稳,稍微一碰就会松动。一系列的问题,让我学会了要沉下心,慢慢分析问题原因,一步步解决。当机器人终于能稳稳地“跑起来”时,我激动得跳了起来,感觉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我的“赛龙舟机器人”还收获了惊喜——它不仅在2025年第十四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中山赛区)获得二等奖,还被推荐参加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拿到奖状的那一刻,我开心得差点蹦起来,但心里的目标可不止于此。我希望能通过这个作品,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民俗和科技结合的奇妙魅力,更想让更多人知道:传统从来不是落满灰尘的老古董,科技也不是冷冰冰的零件,只要把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出既好玩又有意义的东西。
指导老师:唐桔梅
同学们!
如果你也有佳作在手,
不要犹豫啦!
《香山少年报》“征稿令”长期有效哦~
点击下方按钮即可投稿,
期待与你“报”上相见!
编辑 赖彤瑶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