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2025年全国残特奥会特奥轮滑项目测试赛在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举行。本次比赛是中山市今年以来举办的第三场特奥测试赛,全流程模拟正赛,标志着赛事筹备已进入最后冲刺与全面优化的关键阶段。
特奥轮滑项目专为智力障碍人士设计,其规则基于国际轮滑联合会标准,并结合智力障碍运动员的生理特点进行调整,旨在通过轮滑运动提升运动员的平衡力、协调性和自信心,同时强调安全性与竞技性。

本次测试赛严格按照正赛标准组织,设置30米直线、30米障碍等适应性项目,以及100米、300米、500米场地赛和2×100米接力赛、2×200米接力赛等竞赛单元,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派出4支代表队参赛。
随着发令声响,选手们如离弦之箭俯身冲出,轮滑鞋与地面发出富有节奏的摩擦声,场边裁判手持计时器精准记录每一组的完赛时间。身着黄白色马甲的志愿者协助运动员完成赛前赛后流程,场边喝彩声阵阵。整个赛事期间,场馆设施运行稳定,赛事组织、裁判运行、后勤接待、安全保卫、医疗卫生、志愿服务等各系统均得到全面检验。
“今天的流程测试,让我们更有信心迎接正式赛事。”场馆改造项目方、火炬建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场馆达到残特奥会赛事要求,团队前期花了不少心思进行精细化改造。例如,原来的水泥地和地胶并不符合轮滑赛事标准,今年9月,团队对全馆进行了木地板铺设,经过当天测试赛的验证,木地板的平整度、弹性和防滑性能均达到预期标准。

谈及改造难点,负责人特别提到了消防与电房的整改:“这两项是安全核心,我们专门对照赛事标准逐项排查,更换老化线路、升级消防设备,现在场馆电力保障和消防设施都达到一级标准。”此外,针对照明不足、连廊雨棚锈蚀、南侧路面凹凸等问题,团队依次推进灯光检修、雨棚更换、路面整修,还补植了周边绿化,让场馆从“里子”到“面子”全面升级。
关于场馆的后续运营方向,负责人透露,残特奥会结束后,场馆会移交第三方运营,打造成集匹克球、羽毛球、网球学练馆区、多功能训练力量房及体育装备零售区于一体的运动场馆。这样既能满足市民日常健身需求,还能承接各类体育培训、小型赛事,让场馆持续为中山文体事业服务。
通过“以测促备,磨合队伍,优化流程”的实战演练,轮滑场馆的硬件和团队协作得到进一步验证。目前,四项特奥测试赛已完成了四分之三,前期的测试经验在本场赛事中得到充分应用与优化,为最后一站测试赛及正赛的顺利举办奠定坚实基础。
市残联表示,将进一步总结本次测试经验,针对演练中发现的细节问题,迅速进行整改提升,以最佳状态迎接正赛,确保呈现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