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亲身感受过液氮“爆炸”成雾的震撼吗?你见过会灵活跑动、与市民互动的机器狗吗?9月14日下午,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中山市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暨中山科普嘉年华在远洋大信举行。活动通过实验展示、情景剧表演、30余个展位互动等形式,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可看、可玩、可体验的趣味内容,让市民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


活动开场,一场液氮科普秀便点燃全场热情。专业实验人员手持装有液氮的容器,当-196℃的液氮与空气接触,瞬间吸热汽化,化作一团团白色雾气在现场弥漫,“哇”的惊叹声瞬间响彻全场。紧接着,石岐厚兴郑伟权学校的同学们身着特色物种服饰,带来科普剧《“青篱“展览馆奇遇记》。他们将外来入侵物种的科学知识巧妙融入故事情节,用生动的表演让观众在欢笑中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随后,互动机器狗登场,灵活的跑跳、精准的动作展示,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现场设置的30余个展位,堪称一场科普盛宴。多所学校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成为科普知识的“小小传播者”。石岐第一城小学的展位前人头攒动,在“我是小蔡伦”科普造纸术体验区,孩子们亲手效仿古法造纸的制作流程,将废纸重新利用,一步步制成新的纸张;而在旁边的垃圾分类游戏垫上,孩子通过摇骰子、走格子的方式,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

该校四年级学生李锦祥以志愿者的身份向现场小朋友科普垃圾分类知识。“以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知识,这次能把学到的内容用到生活里,还讲给身边人听,这种感觉特别棒!”李锦祥说,亲身参与科普传播,不仅让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也体会到了知识分享的乐趣。
另一边,中山市实验小学的摊位也十分热闹,声控风扇、酒精火箭、跳舞机器人、智能台灯等科学小发明整齐陈列,吸引了不少同学驻足。该校学生王渝淇在摊位前忙碌,热情地向来访者介绍着摊位上的各类“科技宝贝”。

“我平时就特别喜欢参加科技比赛,这次能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讲给更多小朋友听,心里特别有成就感!”王渝淇笑着说。王渝淇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实现了科学知识的传递,当看到其他摊位展示的特色发明与实验时,也觉得十分新奇,“这让我开阔了视野,收获特别多。”

现场,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中山消防救援支队等政府机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中山联通等企业,分别结合自身职能与特色,带来VR 体验、非遗剪纸、急救教学、健康义诊、环保挑战、天文观测等多元科普项目。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把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本次主场活动是中山市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科协推动科普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群众的具体实践。”市科协主席胡子冠介绍,希望本次活动既能展示我市在科技、教育、健康、环保等方面的成果,也提升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知。
据悉,科普月期间,市科协共筹划了超100项活动,并推动全市22个科普场所向公众开放,为市民带来一场接一场的科普盛宴。关于更多的活动资讯,感兴趣的同学可通过“科普中山”微信公众号获取。
编辑 袁婵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