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12345热线紧急工单办结率达100%
发布时间:2025-09-10 来源:中山+

近日,中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诉即办”工作经验推广会议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会上,来自火炬高新区政务数据和社会事务局、翠亨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南头镇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代表分享了“接诉即办”实践经验与创新举措。

市12345热线“接诉即办”工作经验推广会议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通讯员供图

镇街“接诉即办”创新出实招

现场,来自火炬高新区、翠亨新区、南头镇镇街代表分享“接诉即办”的工作经验与创新举措。

火炬高新区政务数据和社会事务局副局长黄玲珊介绍,为破解政务服务中的疑难症结,火炬高新区重点推进“快速协商”与“争议快裁”两项关键改革。在实际工作中,针对那些因情况复杂被退回3次以上,或首接后因权责界限模糊而导致相关部门间“推诿扯皮”的工单,火炬高新区创新性地建立了快速协商机制。一旦此类重点事项出现,区政社局会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召开工单协调会议。在必要情况下,还会直接深入现场开展办公,各部门共同对问题进行会商研判,精准明确责任归属。​

此外,火炬高新区还着力构建“协调—快裁—领导签批”三级裁定流程,专门为疑难工单“一锤定音”。具体而言,对于那些经过区政社局协商后,相关部门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工单,区政社局会填报《火炬高新区12345热线工单快裁申请表》,在广泛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后上报,实施快裁,以最快速度直接确定承办部门。数据显示,自实行首接责任制度以来,全区部门首接率为94.93%,承接率达到92.17%,争议工单数量有效下降80%。​

翠亨新区在《中山市接诉即办工作办法》实施后,第一时间结合自身实际,在全市镇街中率先出台《中山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接诉即办工作制度》。“‘接诉即办’既要解决‘大事难事’,也要关注‘小事琐事’。”翠亨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郝家栋表示。针对马安社区(常住人口超1.6万)广场舞噪音投诉,新区创新“政数局搭台、社区落地、企业支持”协同模式,引入定向音响,通过技术将音乐控制在特定范围,范围外噪音降至60分贝左右,平衡舞群与居民需求。

南头镇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主任张文聪介绍,该镇深化融合“网格化+12345”联动机制,分析民意聚焦,提升工单处置效率,同时对群众诉求数据进行横向纵向分析,每季度形成《运行情况通报》共享数据,还针对重难点问题专项调研写报告。张文聪说:“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掘共性与个性问题,查找管理短板,为部门施政和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市12345热线通过制度重塑、流程优化、权责明晰三大抓手,群众诉求响应速度与办理质量实现全面提升。通讯员供图

紧急工单办结率达到100%

“上述单位结合本区域情况,从效率、流程、数据赋能等维度,分享群众诉求解决与服务提质的实践,展现了基层服务群众的积极作为与责任意识。”市政务和数据局四级调研员老自坚介绍,自“接诉即办”改革开展以来,市12345热线通过制度重塑、流程优化、权责明晰三大抓手,群众诉求响应速度与办理质量实现全面提升,同时基层服务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改革推进过程中,市12345热线从三方面发力,构建高效服务体系。在制度建设上,热线制定《中山市接诉即办工作办法》及配套规范文件,针对诉求工单办理期限、延期申请、知识库管理、红牌工单申诉等关键环节,推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制度严控“接诉即办”改革落地落实。

在技术赋能方面,热线通过更新市12345事项目录、收集基层派单目录,持续完善智能派单功能。经优化调整,智能派单准确率从原先的92%提升至95%以上,退单率则从7%降至5%,大幅减少基层在工单流转环节的冗余工作,切实为基层减负。

此外,针对疑难诉求,热线建立专项台账,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并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工单协调会,有效避免因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导致的群众诉求“悬而未决”,在提升服务质效的同时进一步为基层减压。

数据显示,通过系列改革举措,目前中山12345热线紧急工处置率、工单办结率均达到100%。下一步,中山12345热线将继续对标先进经验,聚焦“接诉”“即办”两大关键环节,深化“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同时推进AI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以科技力量持续赋能民生诉求响应与处置效能,更好的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各种诉求。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岳才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