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宝贝”丨特校老师为孩子造了一所能“看电影”的“数字游乐屋”
发布时间:2025-09-09 来源:中山+

“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小鱼颜色和游动的方向,放到对应的鱼缸格子里。”9月5日上午,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六年级(7)班一片欢声笑语。六(3)班班主任兼美术老师许爽带领着孩子们在她的“数字游乐屋”畅玩。

这个由硬纸板手工制作的“数字游乐屋”集合了多个融合游戏,通过寓教于乐,可加深孩子们对数字的日常应用、对颜色和空间的感官认识,提升孩子们的逻辑推理能力等。

据悉,该教具获得了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2024年度学期自制教具展评活动的一等奖。自研发以来,也深受校内其他老师和学生的青睐,使用率极高。

特教老师许爽的“数字游乐屋”。记者 徐钧钻 摄

打开“数字快乐屋”,映入眼帘的便是“小鱼大闯关”游戏。4种颜色、4个游向的小鱼,需按指示放进16个鱼缸格子中。别看这游戏看似简单,对特需孩子而言,得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具备足够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准确放好小鱼。

再打开“数字快乐屋”的另一个小房间,孩子们便跟着许爽走进了“特校电影院”。只见许爽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张电影票,孩子们要根据票根上的行数和列数找到自己的座位,再把小头像贴到对应座位上。这个小游戏,能有效提升孩子们的数字应用能力。

据了解,“数字快乐屋”共设置了8款小游戏,是许爽与数学老师邬雅茹共同研发的融合教具。

2017年毕业至今,许爽已在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第八年。“当初来这所学校,和当初选择特殊教育专业一样,就是想靠自己的专业帮助这群孩子,给千万个家庭带去希望。”可真正走上讲台,面对一个个可爱却“状况百出”的孩子,许爽才发,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

“同样是孤独症孩子,小明和小红的家庭情况、成长轨迹不同,表现也千差万别。我们得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教学,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许爽深有感触地说,从事特殊教育,光有耐心和爱心远远不够,还得有专业的教学技巧,找到能点燃孩子学习兴趣的钥匙。

“我能通过自己的专业技巧,带给这群孩子哪些改变?”对这个问题,她时刻思考着并始终贯穿许爽 8年多的教学生涯。其中教具研发与应用是许爽从事教学工作的一大亮点。

她说,一方面是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有着定期举办教具比赛的业务传统,另一方面,作为曾经的美术特长生,她对研发和制作教具极具天赋。如数字游乐屋”就融入电影院、奶茶店等社会场景,设计数字闯关游戏,结合数学数字匹配与美术颜色、形状配对;前些年的优秀作品“老王的烧烤车”“农场生活”等大型教具,则模拟其他社会生活场景,有效弥补了学生社会体验不足的短板。

这些教具不仅可跨班级、跨学科使用,闲置时还能存放在特色班级供学生社团活动时使用,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许爽的手机里,存着许多孩子们成长的照片和视频,每个孩子的变化,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从初出茅庐的特教新人,到如今经验丰富的教学骨干,许爽用8年时光,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篇章。

她的故事,是无数特教工作者的缩影,他们用爱与专业,绞尽脑汁研发各类教学工具,为特殊儿童搭建起通往未来的桥梁。她们手中的宝物,承载无数特殊孩子们成长的温度。

策划 记者 王帆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