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资深出版人、媒体人、著名作家丘克军做客中山书展,带来“从‘私人文学史’到《弃犬历险记》创作”的主题讲座。讲座中,他不仅揭秘了《弃犬历险记》的创作故事,还在采访中针对小学生的阅读需求,给出了指导建议。
《弃犬历险记》源于少年的经历
以弃犬“阿花”为主角的《弃犬历险记》,讲述了“我”与“阿花”相互陪伴、逆袭成长的感人故事。丘克军在讲座中提到,这部小说他酝酿了50多年,历经3年才完成。

谈及创作灵感,丘克军表示源于自己的少年经历。少年时,他曾和母亲凌晨前往火车站,坐车去广东寻找父亲,家中的狗执意要跟随。这只狗被赶下车后,独自流浪了20多天、跋涉几十公里,即便途中遭遇危险,仍靠着嗅觉一路前行,最终一瘸一拐地寻回了家。
“小说虽为虚构,但书里60%以上的生活情节都来自我的真实经历,是对经历的组织、交错创作,真正做到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他说道。
这本书能否打动小学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原社长李学谦这样评价:“无论什么年代,喜爱小动物都是儿童的天性,这也是许多成年人的童年记忆中都会有一个动物形象的原因。相信这部小说不仅可以为小读者所喜爱,也可以唤起成年人的童年记忆。”
基础教育是“私人文学史”建立起点
这一创作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他自己“私人文学史”里的阅读和写作经历。
丘克军回忆说,从小学五年级至今,他就从未停下阅读的脚步。小学时,他偷偷读《欧阳海之歌》,即便书被老师收走,心里依旧记挂着;初中时,他把能找到的长篇小说和报刊文艺版都读了个遍;高中时,他更是在宿舍读完了图书馆的所有小说,还专门用三本笔记摘抄描写四季、天气、人物表情的段落,后来发现这些摘抄内容竟与专业的文学描写词典十分贴近。“大学时我开始发表文章,工作后从事出版行业,每年要阅读近千万字的稿件,还会主动读经济类书籍拓宽视野。”他表示,正是这些长期的阅读积累,为自己的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针对小学生如何做好阅读,丘克军给出了建议:首先要从“被动读”转变为“主动读”,这既需要老师、家长帮忙筛选有趣的书籍,也需要出版商和作家创作更多适合孩子的作品;此外,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香山书房这类场所阅读纸质书,减少孩子看手机、动漫的时间。邱克军强调,“阅读不是任务,而是帮助大家认识世界、改变一生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学校和社会一起共同引导。”

丘克军称赞中山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香山书房、书展中的中山主题出版物,都让这里成为热爱阅读的人心中的好地方。“在这样优质的文化环境里成长,你们建立起‘私人文学史’的未来,就是中山的文化未来。”他对中山青少年寄予厚望。
丘克军提到,学生时期的基础教育,正是“私人文学史”的起点。他解释说:“把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好,你的‘私人文学史’就已经很丰富了,因为语文里蕴含着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华;而且通过课堂作文和课外写作,大家的写作能力会慢慢提升,未来无论是想创作诗文,还是在职业生涯中记录思考,这些积累都会成为生活里的‘亮光’。”
相关背景信息
“私人文学史”核心概念源于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著作《1962—1991 私人文学史》。其本质是因个人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的差异,阅读与创作经历会有所不同,每个人可据此梳理专属的文学轨迹,最终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私人文学史”。
邱克军今年”五一“期间在北戴河孤独图书馆看到相关书籍后深受触动,当场购买此书,之后便先建构自己的“私人文学史”,并大力倡导读者也建立属于自己的“私人文学史”。
编辑 袁婵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