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百千万工程” | 云汉小学 周靖洋《参观云汉村刘氏宗祠》
发布时间:2025-07-10 来源:香山少年报

参观云汉村刘氏宗祠

中山市沙溪镇云汉小学 五(3)班 周靖洋

7月4日清晨,云汉小学的求是报告厅内热闹非凡,香山少年报校园通讯站(沙溪)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计划首发仪式在此隆重举行。作为小记者团的一员,我攥着采访本的手心微微发热,既期待又紧张。仪式结束后,我们沿着云汉大街前往刘氏宗祠,开启了一场穿越时光的探访之旅。

推开厚重的木门,喧嚣瞬间被隔绝在外。刘氏宗祠正厅呈“回”字形格局,天井中央的青铜香炉里,三炷檀香正袅袅升腾,将阳光染成淡金色的雾霭。

“这位是刘钧楠爷爷,云汉村的‘活历史’。”陈校长介绍道。循声望去,刘爷爷拄着拐杖向我们走来,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岁月的故事,“这两座祠堂有两百年啦,梁柱上的书画浮雕,都是当年村民们一凿一斧、一笔一墨刻出来的。”

刘钧楠为小记者们讲述云汉村的历史。记者 冯明旻 摄

随着刘爷爷的讲述,宗祠的砖瓦仿佛都活了过来。他指着东墙的族谱,细数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刘逸生、书画名家刘依农、彩瓷工艺革新者刘新镛,还有二战中屡建奇功的刘国英……每念到一个名字,他的声音就添一分自豪。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这些名字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是历史在轻轻颔首。

采访本上已经记满了字迹,可我总觉得还有太多故事没来得及记下。走出宗祠时,檀香的余味仍萦绕在鼻尖。我忽然明白,这些祠堂不只是砖瓦搭建的建筑,更是一代代人用智慧与风骨铸就的精神家园。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不仅要读懂这些历史,更要守护好这份传承,或许这就是“百千万工程”里最动人的青春注脚。

指导老师: 黄曼萍


编辑 汪佳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