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推动“文化兴城”建设,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喜结硕果。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公示广东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作品名单,中山市委宣传部出品的电视剧《青春之城》(联合出品)、纪录片《深中通道》、广播剧《我从湾区来看你》(联合出品)、图书《龙腾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纪实》共4部作品入选。中山在“五个一工程”入选上实现作品数量和门类的历史性突破。
紧扣时代脉搏
作品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本次入选的4部作品,都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现实主题的精品力作。
广播剧《我从湾区来看你》2024年12月入选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作为首部展现粤港澳大湾区与新疆民族特色文化传承题材广播剧,该剧由广东、澳门、新疆三地机构共同策划,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担任顾问单位,中山市委宣传部参与联合出品、中山广播电视台参与联合制作,列入中山市2023年文艺精品扶持项目。
电视剧《青春之城》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采用了四组人物、四条故事线并行的独特结构,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领域奋斗者的精彩故事,串联出一幅大湾区创业者群像,生动地展现了奋斗者的缩影。该剧入选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优秀电视剧展播、广东省广播电视局2021-2025年“十四五”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重点选题规划等。中山作为取景拍摄地之一,企业、重要交通设施等频频在剧中亮相,人们通过电视画面,又一次认识了“美丽中山”。

“中山的文艺创作氛围是开放包容的。”《青春之城》编导丁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化兴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从一个个具体的故事、一件件实在的精品做起。作为创作者,我们会继续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用作品记录它的蜕变。”
纪录片《深中通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的贺信》精神的生动诠释,由中山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

该纪录片从科学工程切入,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记录了这一超级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全过程,生动刻画了15000名建设者用汗水与智慧铸就的建设壮举,真实记录了新时代的中国从 “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坚实步伐,以及众多的超级装备和高新技术在国家交通强国重要战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向世界诠释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图书《龙腾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纪实》以世界超级建设工程——深中通道的建设历程为主题,讲述了来自各地的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用智慧与汗水在伶仃洋上搭建起一条连接深圳和中山的通道的真实历程。

全书将深中通道这一庞大复杂的工程划分为若干板块,以西人工岛、东人工岛、海底隧道、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等工程为节点,构建起宏大的建设场景。同时,该书生动塑造新时代建设者群像,饱含深情、浓墨重彩地向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建设者和劳动者致敬,书写“大国工匠”的故事,也是代表时代精神的中国故事。
“中山是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中山文艺以其温润坚韧的文化品格、博大包容的文艺气质,为创作者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这种开放进取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创作环境,既能持续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也有助于保持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该书作者、著名作家李春雷说。
守正创新
文艺精品赋能“文化兴城”
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围绕“文化兴城”建设,加强统筹谋划,切实提升文艺创作组织化程度和精品扶持力度,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推动文艺创作繁荣。
一是进一步提升文艺精品扶持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修订《中山市文艺精品扶持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更加注重对新文艺业态的引领和扶持,加强与特聘人才政策的衔接,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在国家、省市评选中屡获佳绩。广播剧《我从湾区来看你》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歌曲《澳门是家》获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新编粤剧《白门柳·董小宛》获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戏剧组三等奖。戏剧小品《思想交流会》获广东省第十一届戏剧曲艺花会金奖。纪实摄影作品《巡诊路上》获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

二是深入挖掘香山文化资源赓续香山文脉。编撰出版《黄佐卷》《黄苗子卷》《郑观应评传》《吕文成评传》等“香山文脉”系列丛书,获中南地区人民出版社第42届优秀社科读物优秀图书奖。纪录长片《弦外之音——粤乐宗师吕文成》入选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STF-SHOWCASE展映单元,在第29届亚洲电视大奖中获得“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导演”三项提名,入围第17届深圳青年影像节,并获得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长片好作品奖。
三是聚焦现实题材组织文艺精品创作。近年来,市委宣传部组织深中通道题材报告文学、纪录片、广播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等不同门类文艺创作,呈现“百花齐放”创作局面。纪录片《深中通道》(第一季)全网播放量逾1亿,获邀参展第34届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入选广东省广播电视局2023年第一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和国家广电总局2023年第一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名录、入选2021-2025“十四五”广东省广播电视重点选题规划(第二批)项目;终评入围第二十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23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项目优秀系列短片、优秀摄像两项大奖,《深中通道》国际版已成功发行加拿大、捷克等多个国家。图书《龙腾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纪实》入选南方传媒2024“年度好书”。广播剧《放歌伶仃洋》获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精品展播连续剧特别推荐奖。
勇担使命
推动文艺创作攀高峰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各单位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铸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扎实做好文艺创作生产各项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走正道”。始终坚持把握好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把创作触角深入伟大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好意识形态关、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效益”关系。切实提升艺术创作水平,处理好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关系,不断提升艺术表达的方式方法。
二是坚守初心“育人才”。加强文艺家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特聘人才队伍,尊重文艺人才成长规律,挖掘、选拔、培养、使用文艺青苗新秀,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用火热的创作实践勇攀文艺高峰。
三是坚持不懈“出精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为全面推进文化兴城建设,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文艺力量。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