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如何抢抓深中通道通车新机遇?经济学者出谋划策→
发布时间:2024-06-02 来源:中山+

6月1日,“智能新质造 创新兴中山——2024中山企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峰会”举行,邀请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黎友焕作《深中产业科技创新一体化的破局思考》主题报告,与到场的近400名企业家代表一起探讨如何抢抓深中通道通车新机遇,推动深中科技创新一体化融合发展,助力中山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中山企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峰会现场。黄标  摄

峰会上,黎友焕表示,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的区位优势凸显,大量创新资源要素向中山外溢存在很大的可能性、可行性和现实需求。这为中山企业参与两地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能获得“1+1大于2”的协同效果。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黎友焕在峰会上作主题报告。黄标 摄

黎友焕对中山如何实施深中产业科技创新一体化给出四条策略:
一是实施“中山制造+N创新”产业科技创新战略,加快中山与周边地区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合作共赢。中山不仅要推动与深圳、港澳创新一体化发展,还应主动对接广州、佛山等大湾区其他城市开展科技交流合作,夯实中山科技创新基础。

二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中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两地营商环境的一体化,这要求中山对标对表深圳的作法,也可尝试创新性地出台更优越的政策措施。

三是推动“现有产业+创新”的转型升级。中山应着重推动“传统产业劣势”转变为“产业强势”,推动各种产业向核心零部件和高附加值技术研发环节深度延伸的“强链”“补链”工作,引入创新资源要素和产业转型升级方案设计供应商为企业提供服务。

四是构建深中产业无缝对接的产业生态体系,嵌入湾区产业科技创新生态圈。中山要推动产业无缝对接深圳产业链,重点方向是靶向匹配、精准对接中山家电、锁具、照明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需求,让更多市外企业与中山的企业对接、达成更广泛更多元化的技术合作。


编辑  张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