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岛亮相湾区,“招贤令”诚意十足!2024年“投资中山”招商推介系列活动暨第十一届中山人才节启动
发布时间:2024-03-29 来源:中山日报

翠亨新区马鞍岛被正式命名为中山国际人才岛,同步发布支持政策;火炬开发区规划20平方公里,打造“湾区光谷”;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院士工作室授牌……

3月28日,以“产业·科技·创新”为主题的2024年“投资中山”招商推介系列活动暨第十一届中山人才节在翠亨新区开幕,重大平台和营商环境的推介,释放重大利好的同时,也展现出中山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最大诚意。

3月29日《中山日报》04-05版 焦点

■马鞍岛被命名为国际人才岛

开幕式现场,翠亨新区马鞍岛正式被命名为中山国际人才岛,现场同步发布含金量、吸引力十足的人才支持政策。“翠亨新区马鞍岛是深中通道进入珠江口西岸的第一站,也是中山拥抱深圳、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如今,马鞍岛正以轻盈的步伐,向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等首选地的目标奔跑前行。”在推介环节,宣传片中一幅幅现代化的景象,描绘出翠亨新区马鞍岛的新使命。据介绍,经中山市委常委会研究审定,马鞍岛全岛将建成中山国际人才岛。

开幕式现场,翠亨新区马鞍岛正式被命名为中山国际人才岛。记者 余兆宇 刘万杰  摄

根据《关于在翠亨新区马鞍岛建设中山国际人才岛的工作方案》,到2025年,中山国际人才岛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市前列,成为中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代表作。到2030年,中山国际人才岛将建成湾区一流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中山乃至全省全面参与人才高地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人才岛将享有特别赋权支持

新的名字,会带来哪些新变化?在中山国际人才岛政策发布环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远梁作人才岛配套政策解读。

“中山国际人才岛,是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唯一的国际人才岛。”张远梁介绍,为更好发挥这块宝地吸引、承载高端人才的效用,中山提出支持人才岛集聚人才的5个方面、15条措施的专属政策。

他表示,首先是特别赋权支持,赋予人才岛特聘人才评定自主权。在“中山英才计划”特聘人才评选中,下放企业管理领域和科技创新领域特聘人才评审权限,拿出专属名额由翠亨新区根据人才岛上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经营发展、科技创新等需求直接评定,并对人才岛内人才给予加分倾斜。

同时,中山将重点吸引具备市场条件的科研团队在人才岛落户,择优给予重点政策扶持和融资支持。为人才岛上设立的外资研发中心聘用的国(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参与职称评审建立绿色通道,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符合条件者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重点产业人才引进享额外补贴

在中山国际人才岛人才支持中,“补贴奖励升级”值得关注。

其中,设置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对人才岛经济和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年度个人工资薪金50万元以上的人才,经评定后,由市区两级最高给予其工资薪金收入10%的奖励。优化国(境)外人才薪酬激励机制。探索实行对高端人才的岗位分红、项目收益分红、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办法。

在中山国际人才岛人才支持中,“补贴奖励升级”受到大家的关注。记者 余兆宇 刘万杰  摄

人才岛提供重点产业人才引进享额外补贴,聚焦中山“十大舰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所需,每年制定重点产业引才目录,对落户人才岛且在引才目录内的博士,可在原有补贴基础上另获5万元生活补贴。

此外,人才岛加大柔性引才支持力度,对人才岛上企业柔性引进的专家人才,按照实际支出的薪酬和纳税情况,翠亨新区出台专项人才政策给予生活补贴。中山市人才双创母基金将优先支持落地人才岛的新兴高潜产业项目。

■启动建设港中高质量发展合作区

港澳平台支持也是中山国际人才岛人才支持政策的亮点。据介绍,政策将支持建设港中高质量发展合作区,以人才岛上的中山生命科学园为启动区,拟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澳中青年创新创业园工位已全面开放。创业园位于人才岛中山生命科学园,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免租入驻。1800平方米创业孵化空间正虚位以待。同时,人才岛将与港澳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人才岛上的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与港澳高校每年联合培养一定数量生物医药专业研究生。

■将建设深中共享高端人才社区

在深中融合支持方面,中山国际人才岛将建设深中共享高端人才社区。深圳、中山两市国有企业依托深中经济合作区,联合建设高端人才社区,按照“国际范”的标准,打造“类海外”环境的国际人才社区,为来人才岛工作的人才提供一流居住和生活环境。

中山国际人才岛人才支持政策提出,中山国际人才岛将设立深中人才交流服务专区,在中山国际人才港设立前海国际人才港中山基地,为深圳、中山两地高层次人才交流提供尊享服务。

■外籍人才“上岛”可享优待

中山国际人才岛诚挚邀请海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中山国际人才岛创新创业、安居乐业、建功立业,外籍人才将享受优待。

外国嘉宾受邀出席招商推介会。记者 余兆宇 刘万杰  摄

根据支持政策,将便利外籍人才来人才岛工作,允许人才岛内外资研发中心为其聘用的外籍成员申请一次性不超过劳动合同期限的工作许可和不超过5年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对外资研发中心聘用的外籍高端人才,符合条件者可以采取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方式办理工作许可。对来人才岛工作、具有国(境)外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待。

据介绍,经试点后,时机成熟时,针对人才岛的特殊支持政策将延伸覆盖全市总部企业、链主企业和制造业龙头骨干(培育)企业,逐步实现更大范围的人才政策升级,为更多企业、更多人才带来更多优惠补贴、优质服务。

集中优势资源
打造“湾区光谷”
火炬高新区力争两年光电信息产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

与中山国际人才岛同步揭幕的“湾区光谷”,同样是今年中山“3·28”活动重点发布的重大平台。此次推介会透露,火炬高新区将规划20平方公里、3万亩用地,集中全市优势资源打造“湾区光谷”。

●聚焦6大领域,锚定千亿目标

“湾区光谷”这个名字并不陌生。2024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聚焦光电成像及新型显示等细分领域,布局建设光电产业基地,做精做细光电产业链条,打造“湾区光谷”。

光电信息产业是新时代中山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之一,同时也是火炬高新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市光电信息产业规模超800亿元。其中,火炬高新区光电产业规模超600亿元,企业超200家,火炬高新区先后获批“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光电产业)基地”等称号,是世界光学冷加工产能规模、行业集中度高的区域,培育了一批如联合光电、弘景光电、新诺科技、博顿光电的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明星企业”。

火炬高新区正在举全区之力为“湾区光谷”发展准备产业空间,将提供工业用地、工业厂房、工改载体、高端孵化平台等多类产业空间,招引优质光电产业项目。

当前,已有一批高精尖优质光电产业项目陆续落地签约,包括全国十大电视制造出口商彩迅工业、全球重要“光显融合”模式探索者洲明科技、LCOS芯片国产替代高科技项目芯鼎微等。

推介会上介绍,火炬高新区将聚焦光电设备、光电显示、医工结合等6大领域,实施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出台定制化扶持政策、打造高能级产业空间等10大举措,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策源地、未来产业聚集地、创新人才向往地。在高能级产业空间方面,火炬高新区力争3年内整备超5000亩产业用地,并提供70万平方米可拎包入住的厂房,以及超30万平方米的高端孵化载体。

按照规划,我市力争到2026年,光电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再用3到5年时间实现营业收入翻一番,光电信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家,光电信息产业整体研发费占营收比重超8%。

●3个院士工作室落户中山

开幕式现场,备受关注的院士工作室正式授牌。在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领衔的海洋光学探测与工程应用院士工作室、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领衔的激光与光电子前沿应用技术院士工作室、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牛利领衔的院士工作室落户中山。

开幕式现场,备受关注的院士工作室正式授牌。记者 余兆宇 刘万杰  摄

随着产业链日益成熟,火炬高新区加大创新链布局,加强产业科技互促双强。2021年,火炬高新区与被誉为“中国光学英才摇篮”、全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长春理工大学共建中山研究院,现已建成13个纳米光电材料、半导体激光等前沿领域的科研实验室,每年都将源源不断地输送一批光电信息领域硕博生;包括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在内的8个国家级孵化器,面向海内外持续靶向引进光电信息领域高端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科技人才。

在中山市和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的共同努力推动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领衔的海洋光学探测与工程应用院士工作室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领衔的激光与光电子前沿应用技术院士工作室成功落户中山。

姜会林与姚建铨两位院士的研究方向,与中山市致力于打造的“十大舰队”中的光电光学重点产业集群的战略高度契合。两位院士的院士工作室授牌,将为这些领域的创新性研究和相关重要成果在中山市快速落地转化创造有利条件,也为“湾区光谷”的建设贡献力量。

牛利院士团队是国内乃至国际分析化学领域的佼佼者,同时也是国内最早开展石墨烯研究并取得成果的团队之一,已经开发了多种电化学相关仪器设备。牛利院士工作室落户中山后,将为翠亨新区带来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光电化学传感、材料电化学、分析仪器化设计技术,并探索成果转化。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对所选择的前沿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创新及产业化,对于进一步筹建‘湾区光谷’是十分必要的、及时的和迫切的。”在主旨演讲现场,姚建铨以“以激光及太赫兹技术为依托发展智慧海洋光学,为创建‘湾区光谷’而努力”为主题进行分享,并表达了上述观点。

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
三地携手
扩大中山人才“朋友圈”

“联盟将致力于搭建一个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平台,通过联盟的合作发展,进一步扩大中山人才‘朋友圈’,放大合作‘交汇点’,做强人才‘成长链’,做优人才‘软环境’。”作为重头活动之一,开幕式举行了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仪式,联盟发起单位代表、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主席骆勇发言时表示。

活动现场,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记者 余兆宇 刘万杰  摄

据悉,“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由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香港菁英会、深圳高层次人才促进会、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宝安区海归协会、深圳市青年创新发展促进会、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山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中山市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山国际人才港火炬开发区服务中心10个单位联合发起成立。

深中通道将于今年通车,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的成立,是为全力推进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奋力跑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加速度”,积极促进香港、深圳和中山三地人才互动的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联盟将努力搭建一个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平台,促进人才、技术和资本的有机结合,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骆勇介绍,联盟将在港深中三地分别设立联络处,通过轮值的形式负责联盟日常事务和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人才交流活动,促进行业交流和合作,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推动三地高校与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科研界和企业界多位人才代表点赞中山人才政策——
“这边的政策好,
我也是闻声赶来”

“3·28”活动当天,来自科研界和企业界的多位人才代表到场参加,并点赞中山人才政策。

●政策“含金量”获得人才盛赞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牛利是最早一批入驻翠亨新区的招引人才,也参与了前几年中山人才政策的制定。在他看来,中山今年发布的人才政策可谓是之前的“升级版”,更完善、力度也更大,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落户、创业。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牛利。记者 余兆宇 刘万杰  摄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李松军同样向记者表示,通过系列人才政策,感受到中山确实拿出了真金白银来吸引人才,跟以往相比,力度越来越大、层级越来越高。“我相信今天的活动不仅能够提升中山市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能够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才过来就业、创业,这些政策的推广将极大地提升中山的技术含金量,有利于中山在高新技术产业上行稳致远、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李松军。记者 余兆宇 刘万杰  摄

同时,李松军发现,中山的人才政策与产业是密切相连的,因地制宜地对接符合当地产业布局的人才。“会议之前,政府部门组织了一批人才去各个园区实地考察,让这些人才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专业是否适合园区的产业布局,这样可以避免盲目地上马一些项目。”李松军认为,中山的人才和产业政策不仅仅作用于眼前,同时也着眼于未来,特别注重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服务于整体大湾区的产业布局。

多年耕耘材料专业,李松军当日也带着项目到来,他的新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项目在中山的许多园区都有“用武之地”。“我非常有意向合作,这边的政策特别好,我也是闻其声赶来。”而且他发现,中山的政策一旦确定了人才的定位,很多繁琐的程序就省略掉了,这给创业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牛利则认为中山通过人才和产业政策提前规划产业布局,对产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深中通道把中山和深圳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不仅是地域上的连接,也把相关的政策配套、行政办事流程都连接在一起,这对企业来说非常便利。同时,从中山到东莞到深圳,还可以把相关的产业链,特别是中山重点打造的一些行业和领域的产业链连接在一起,这些对企业来说是有极强吸引力的。”

●服务型政府让企业家信心十足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定位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引擎之一。从中山“起飞”的御风未来创始人兼CTO刘十一在人才节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山对他们来说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周围城市间多是1至3小时的汽车通行距离,具备优秀的低空飞行器未来应用场景,并且这里还有很好的空域净空,能够提供理想的试飞场地。”刘十一表示,作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制造商,其所依托的也是工业基础,中山扎实的制造业基础,能够为企业未来飞行器产品的批量生产和成本控制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撑。

御风未来创始人兼CTO刘十一。记者 余兆宇 刘万杰  摄

同样看上中山产业基础的还有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研究生、青年企业家黄泽宇。读书期间和创业后,他牵头项目与智能锁及大数据系统相关。黄泽宇十分看好小榄镇的智能锁产业,“假如我们过来中山这边落地,可以提供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芯片,帮助当地传统智能锁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将之前读博期间以及在美国创业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带回国内。”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研究生、青年企业家黄泽宇。记者 余兆宇 刘万杰  摄

两位青年企业家都很看好中山的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中山政府非常有服务意识,很重视人才,对企业的诉求响应得非常快。我十分相信,企业和政府一起合作,能够把中山的低空经济做强做好,形成我们自己的标准,最好能把它推向全国。”刘十一充满信心地说。

黄泽宇通过当天参加活动,了解到中山在企业启动资金、人才落户住房等方面给出了很多优惠政策,他觉得很有吸引力,对企业招引人才也很有帮助。

●优质环境为企业揽才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江波龙这个‘工程师家园’的人才‘小家庭’,是依托于中山市这个人才‘大家庭’的优质环境而建立起来的。”人才节现场,作为发言的企业家代表,中山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波龙”)投资总监姚家帅如是说。

中山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姚家帅。记者 余兆宇 刘万杰  摄

姚家帅介绍,2015年,企业与中山翠亨新区结缘,共投资10亿元建设了占地约75亩的江波龙中山存储产业园。2021年,企业又启动了二期工程建设,正朝着“灯塔工厂”的目标奋斗。目前,江波龙已经拥有608名员工,其中385名为研发人员,凭借持续不断的努力及投入,中山江波龙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中山开放、包容、创新的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完善的人才政策,不断提升的产业生态,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有力的保障。

“中山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对江波龙在中山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姚家帅说一是政策体系好。中山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发展,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全力支持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营商环境优。中山政府的服务意识强和效率高,及时解决企业发展困难问题,特别是在公司刚刚投资设厂的时候,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到现场给予悉心引导和支持,使企业能够顺利开展经营活动。

统筹/隋胜伟


编辑  张英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