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复工!南中城际火炬站最新进展来了
发布时间:2024-02-20 来源:中山+

视频拍摄:缪晓剑

2月20日,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承建的南中城际火炬站节后复工,开启基坑开挖作业。这意味着,火炬站的建设从地上转入地下,为接下来的主体结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2月20日,南中城际火炬站节后复工,开启基坑开挖作业。 记者 缪晓剑 摄

上午9时,位于火炬开发区世纪一路的南中城际一标四工区火炬站施工现场响起挖掘机作业的轰鸣声,基坑开挖作业正式拉开序幕。“火炬站节后复工即转入基坑开挖作业阶段,接下来我们需要抢抓建设进度,尽量减少汛期对工程的影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南中城际一标四工区火炬站项目生产经理窦艳鹏表示,在龙舟水来临前,项目将全力推进土方开挖进度,减少龙舟水对土方开挖的影响。

火炬站的建设从地上转入地下。 记者 缪晓剑 摄

火炬站沿世纪一路东西向敷设,与规划的港祥市政隧道共线。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其中负一层为港祥市政隧道,负二、三层为火炬站。车站长272米,宽29.5米,总建筑面积26295.98平方米。火炬站施工管区全长3622米,总造价9.8亿元,车站为明挖法,区间为盾构法,包含5座联络通道,盾构区间双线3350米,拟投入两台土压平衡盾构施工。

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其中负一层为港祥市政隧道,负二、三层为火炬站。 记者 缪晓剑 摄

“火炬站为地下三层站,地连墙的厚度达1.2米,包含七层支撑结构,施工风险大。”窦艳鹏表示,火炬站周边构筑物较多,包括地下管线,建构筑物基础形式多样,施工过程中克服了一系列难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地连墙施工中,火炬站是南中城际一标三层站点中率先完成地连墙施工的,并在11天内实现冠梁和第一道支撑工序转换,创造了南中城际一标工序转换的最高纪录。

火炬站建设进度显示,地连墙设计110幅,已完成110幅,完成比例100%;基坑开挖设计23万立方米,已完成2.3万立方米,完成比例10%;站内支撑设计7道,已完成1道,完成比例14.3%。

火炬站沿世纪一路东西向敷设,与规划的港祥市政隧道共线。记者 缪晓剑 摄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南中城际中山段10个已动工工点已于20日前陆续完成了复工复产各项工作,进入施工阶段。目前,兴中站、石岐站、岐江道站(原岐江新城站)正在进行主体围护结构地连墙施工;U型槽段正在进行区间端头软基加固施工;除火炬站外,岐江新城站(原世纪路站)、中山站、横门井、香山站(一、二区)、香二盾构井也已完成地下连续墙施工,正在进行基坑土方开挖作业。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