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公布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中山市锐钜智能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钜电子”)入选2023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
锐钜电子是一家专注于变频控制领域,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变频控制器的设计制造上拥有突出的优势。2014年,锐钜电子的母公司深圳市锐钜科技有限公司在扩产刚需之下,选址中山,按高标准建设新工厂,并于2015年正式投产。3年后,该企业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的锐钜公司开始打造智能化工厂,开启了从智能化转向数字化的发展道路。

管理系统优化融合
12月9日,记者在锐钜电子发现,该企业的实验室和车间入口处悬挂着的电子显示屏上,不断跳跃着各种数据,“报告”着整个公司的运行情况。“有异常情况,系统会发出指令,通过电子屏告知我们。”其执行董事徐继林说。
该企业无论是采购、研发,还是生产、打样、测试、交付,甚至连财务都采用了系统化管理。其副总经理李胜峰介绍,近年来,企业共投入了2000多万元,优化了管理系统。目前,企业管理系统中各版块之间的大数据做到了互联互通,既解决业务与产业链上游的高度协同,也大大提升了企业对下游客户的整体服务能力。而通过系统的运行,企业内部实现了提质增效智能化制造,做到了对制程、品控的实时管控。
生产透明提质增效
“一个元件过去人工检测要2-3秒,现在数字化设备通过红外线检测,只需要0.17秒。”负责管理车间的张全果,已经在锐钜电子工作了8年多,在他看来,数字化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快,节省了人力。
记者来到企业工厂车间看到,3000多平方的空间内,摆放着多台正在有序运行的自动化设备,10多名工人正在电子屏操作台前查看数据。记者走近设备发现,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一张张制作完成的电子芯片不断被机器“吐纳”出来。
徐继林介绍,客户订单以及研发部的产品设计已实现了系统对接,相关数据会传送到生产端进行“定制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线能自动检测产品质量,出现质量异常的情况系统也会及时采集数据“汇总”给管理部门。“数字化工厂让生产的全过程都透明化。”徐继林表示,这样可以让企业更多的关注异常情况,抓好产品科研,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自从锐钜电子建成数字化工厂后,产品质量大大提升,不仅增加了客户与企业的黏性,也让企业的发展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数字化工厂让我们具备了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电子加工的多元化制造能力。”李胜峰透露,不管是百万级的订单还是小订单,企业都有能力接得住、做得好。
数字化赋能降低成本
记者了解到,未进行生产车间数字化改造前,锐钜电子的产品制造成本高于行业标准。原因在于生产物料配套、机台设备、人员等相关数据采集未能有效集成、贯通,无法为车间生产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导致生产过程的存在浪费。在实施数字化改造后,其生产线的每个环节数据都能采集和优化,生产的损耗得到极大改善,材料制造成本、人工成本等指标马上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徐继林告诉记者,数字化工厂的意义还体现在人力资源上。该企业在安徽省还有一个小工厂,以前需要两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数字化工厂建成后,智慧化管理系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只用一批管理人员就能远程管理远方工厂,每年节约成本280万元,实现了减员增效。
锐钜电子已走过了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再到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在经过多轮的整合、打磨和迭代升级后,该企业成功打造了以8条SMT全自动贴片产线为核心的智能变频控制器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实现了高度智能化、数字化制造。而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显著赋能,该企业提升了生产制造能力,扩大企业的产品技术影响力,赢得了国内外家电领域知名企业的认同。
编辑 汪佳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