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山十件民生实事盘点⑨丨综合提升路域环境
发布时间:2023-01-23 来源:中山+

交通出行与市民息息相关,一座城市的路域环境,不仅关乎民生福祉,还代表着城市的治理能力和宜居水平,影响未来长远发展。2022年,市政府将“综合提升路域环境”列入我市十件民生实事,持续优化市民出行条件。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市相关路段的区域性、即时性拥堵难题得到缓解,交通秩序好转,重点车辆关联事故数下降,群众出行更安全、更便捷。

翠亨南朗两条快线提升改造

翠亨快线贯穿中山市东部,是连接城区东部、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的城市快速通道,也是通往深中通道的关键道路,是翠亨新区乃至中山的城市门户。此前,翠亨快线存在隔音板和防抛网老旧、门户景观缺失、桥底缺少慢行系统等问题,市政设施以及功能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市政主干道要求。


翠亨快线是连接城区东部、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的城市快速通道。受访者供图

为提升翠亨快线的通行条件和综合环境,以惠民便民为目的打造新区城市门户,2022年,我市实施了翠亨快线提升改造工程,改造范围全长约13.8km,对翠亨快线沿线监控照明、隔音板、道路绿化景观进行升级,对桥下空间(南朗榄横路—岭南路至横门工业新路段)市政道路进行沥青摊铺、病害处理,同步建设道路两侧滨水步道、亲水平台、慢行系统及群众休闲活动空间。翠亨新区利用了本地的自然禀赋资源,融合翠亨特色文化,在沿线村落打造出“一村一面”的入口景观,建设榄横路亲水公园等场所,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空间,不仅解决了此前路况差导致的“出行难”问题,也有效提升沿线绿化景观,形成一幅全新的绿色生态画卷。

南朗快线绿化工程进展更快,于2022年8月完成全线绿化整体提升工作,较目标要求提前1个月。项目的改造提升主要从景观规划角度统筹考虑,根据不同路段的绿化特点,因地制宜营造出层次分明的绿化效果。通过在公路中央绿化带、沿线两侧、重要节点,用本土树种搭配色彩灌木、打造节点等方式搭配不同品种的植物,展示美丽的道路绿化景观及丰富的季相变化,令过往市民可看绿彩并举,可赏路景融合,为城市建设增添诗意和灵性,打造干净、整洁、美丽的路域环境。目前,南朗快线绿化工程已进入日常养护阶段。

南朗快线于2022年8月完成全线绿化整体提升工作。受访者供图

我市还针对G105、翠亨快线、南朗快线、黄圃快线、古镇快线、坦洲快线、民众快线、逸仙路、沙港公路、北外环、博爱路、长江路等12条主干线公路两侧50米范围内违法建设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共摸底排查违法建设675宗,面积20.28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底,已整治销号675宗,拆除违建20.28万平方米,整治完成率100%。

累计新建改建公交候车亭350座

公交候车亭作为市政道路、干线公路配套设施,是城市较为重要的景观,也是城市文明重要度量,事关市民的出行体验。此前,我市公交候车亭形式多样,管养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为进一步改善市民候车环境,提升公交出行吸引力和城市形象,2022年,我市按照现有的香槟金款式,新建和改建各镇街公交候车亭350座,实现中心城区和各镇街所有候车亭样式统一。

除统一公交候车亭样式以外,105国道南段(沙朗至古鹤)配建了76个公交候车亭和智能电子站牌。与传统的静态线路牌不同,动态的智能电子站牌不仅实现了实时更新公交车距离本站位置、实时线路、站点调整、气象预警、政务新闻等信息,还设有语音到站提醒,充分贴合市民日常生活需求,为市民查阅公交等信息提供便利,有效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和公共资源利用率,让市民公共出行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

优化停车泊位设置,
两大公园新增停车位超750个

紫马岭公园、树木园因环境优美、适宜徒步健身等特点,是中心城区非常受市民喜爱的公园,许多市民选择到这里锻炼身体、休闲游玩,特别是节假日,停车位常常出现“一位难求”的现象。为缓解停车难题,市政府解群众之所急,建设了紫马岭公园北广场公共停车场和树木园公共停车场。

“以前这里车位太少,绕几圈都找不到地方停。”常到紫马岭公园散步的李先生说,现在车停在地下车库,方便多了。


紫马岭公园北广场新建地下停车场。受访者供图

2022年4月6日,紫马岭公园北广场地下车库390个停车位面向市民开放。游客停车后可直接通过楼梯到达紫马岭公园北广场地面。同时,北广场周边路网也同步升级改造,包括拓宽中山五路辅道、新建北广场西侧道路等。工程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丰富了紫马岭公园的场地功能,满足游人互动、休憩的需要,游客进入紫马岭公园更加便捷、顺畅。


树木园主入口广场南侧入口处地面停车场。受访者供图

继紫马岭公园北广场地下车库开放后,2022年10月1日,在树木园原临时停车场位置建设地下一层防空地下室的公共人防工程也对公众免费开放。主入口广场南侧入口处也建设了地面停车场,可提供130个摩托车位和186个非机动车位,供短途出行游客使用。此外,我市结合人防工程建设树木园主入口广场,新建2幢办公门楼、上跨钢结构网架及地面绿化、园建等附属设施,广场地面种植了大面积休闲草坡,以及黄花风铃木、凤凰木、蓝花楹等多种季节性观赏苗木,沿园路两侧设置条石座椅,为市民提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活动空间,既解决了地下车库与原树木园的过渡衔接问题、又改善了树木园出入口的整体环境。


设置于树木园广场负一层的公共人防地下停车场。受访者供图

针对我市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除新建停车场以外,我市还同步优化停车泊位设置。2022年,市政府全面排查城区路内停车位,完成东裕路、兴文路等城区范围144条主次干道共6046个路内停车位,调整为限时(早晚高峰禁停)停车泊位,并配套完善相关标志标线设施,提高路内公共停车位使用效率,实现还路于行。

多措并举治理15个堵点

为优化改善交通拥堵路段,市公安局按照“一堵点一方案”,运用系统性思维,采用“绣花功夫”实施交通精细化管理,通过实施“车辆分道行驶”“潮汐车道”“借道调头”“管道化”通行等措施,大力优化学校、医院、商圈等热点区域交通组织,完成15个交通拥堵节点治理,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并灵活采用多种新型交替组织形式,充分发掘道路通行能力。同时,通过“互联网+智慧交通”应用模式,全面优化主城区199个红绿灯路口实现智慧信号配;使用电视电台、新媒体和导航地图平台实时推送交通路况,密集发布出行建议;主城区已设早晚高峰固定执勤点138个,基本覆盖全部主干道和拥堵节点,早晚高峰警力增加到240人,有效提升路口通行效率。

“之前每次下班从这里经过都要等好几个红灯,有时候都堵到花园路。晚高峰时段增加了一条车道,回家快多了。”2022年沙石公路东段“潮汐车道”开通后,家在朗晴假日小区的市民黄女士明显感受到变化。


2022年2月14日,中山首条“潮汐车道”在沙石公路东段启用。记者 缪晓剑 摄

沙石公路-槎南路为十字信号控制交叉路口,是东区往南区方向的一个重要交通节点。南外环封闭施工期间,该路口交通量剧增,尤其在晚高峰,沙石公路东往南左转槎南路交通拥堵状况较为严重。2022年2月14日,中山首条“潮汐车道”在沙石公路东段启用。该路口设置了通行告示牌,地面上标注了左拐箭头和“允许驶入”等标识。每天17时许,原本双向4车道的路段,东进口一侧变为三车道,东出口一侧变为一车道。经过“潮汐车道”分流,该路段拥堵现象得到明显缓解。

家在博爱路越秀星汇品峰小区的市民张先生表示,他每天早上7时许送孩子上学,途中要经过起湾道,过去平均每天用时约半小时。自从“多方向待行区”启用后,平均每天节省10分钟。


2022年8月,起湾道-博爱路路口启用“多方向待行区”。受访者供图

起湾道-博爱路路口是城区两条主干道路相交的大型十字路口,各方向车流量都非常大,容易出现交通拥堵。2022年8月8日,该路口正式启用“多方向待行区”。经过该路口的车辆可按信号灯和待行区电子屏指示,提前进入待行区等候放行。此举大大缩短了通过交叉口的距离和时间,消除了部分车辆起步较慢而造成的通行延误,路口通行效率同比提升27%。

重点车辆关联交通事故
同比下降超五成

交通出行,安全第一。为确保群众出行安全,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率,市政府针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以“头盔风暴”行动为切入点,推动落实摩电十项措施,以摩电交通事故多发点段为重点,加强交通违法行为技术监控设备建设,强化现场执法勤务,从严查处摩电无牌无证、闯红灯、逆行、不戴头盔、不按规定载人等重点违法行为,进一步压减涉摩电交通事故。针对货车“三超一疲劳”“百吨王”等突出违法行为,我市通过大数据研判分析,组织执法力量进行精准拦截,落实“一超四罚”。2022年,我市累计开展摩电、货车整治行动51次,发生涉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关联交通事故1703宗,同比下降55.63%,发生涉货车关联交通事故482宗,同比下降54.7%。

【统筹】记者 隋胜伟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