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我的家 | 定格家乡之美 “图”说幸福之甜
发布时间:2021-12-04 来源:中山日报 中山影像

近日,“我的乡村我的家”——乡村文化振兴系列宣传活动之“送课”下乡文化交流活动(摄影课)在东区街道党校举行,来自各社区的青年会聚一堂,一边聆听着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山市新闻摄影协会会长文智诚的摄影课,一边拿起手机进行着拍摄、裁剪、调色等摄影技能的操作。大家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我的乡村我的家”——乡村文化振兴系列宣传活动之“送课”下乡文化交流活动(摄影课)现场。 摄影:周智

因图生情赴千里 故乡他乡皆献爱

“摄影距离不够,拍摄不到全景怎么办?逆光方向,无法清晰拍摄景观该如何?文老师讲的话题,我都非常感兴趣。”来自东区街道新鳌岭社区的薛文辉告诉记者。或许因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新奇的景观充满了向往,薛文辉喜欢收集世界各地的风景照片。收集之余,他也开始学着摄影师的摄影技巧,拍摄中山的风景名胜并发布在网上。孙中山故居、郑观应故居、沙溪探花牌坊等都成为了他镜头里的主角。

“有一次一位印度尼西亚的摄影爱好者把一组当地的风景图发在了网上,那别致的风格、独特的艺术视角深深震撼了我,于是我决定去印度尼西亚生活一段时间,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拍摄当地的风景。”薛文辉说,在家人的支持下,2016年他远赴印度尼西亚。在那里,薛文辉成为了志愿者,把中山的博爱精神传扬海外。

“在做志愿者期间,最有说服力的不是文字,而是每一张定格时空的照片。”薛文辉介绍,在印度尼西亚时,他与当地志愿者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切磋,把人生的美好与精彩都记录在照片中。“回到中山后,我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常常与大家一起做志愿活动,也随时用镜头记录下每个瞬间。”薛文辉表示,摄影是人的精神富足后,思想开放自由的一种真实体现。

年摄万图 爱与温情尽在方寸间

“以前,我总是用全景拍摄,要看一个人的表情就必须放大照片。通过本次摄影课学习,我学会了怎样取舍、突出表达主题思想。”来自东区桃苑社区的梁春谊表示,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和年轻的母亲,她常常把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及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用照片和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因此,每一年她所拍摄的照片都超过万张。

来自起湾社区的吴观丽也表示,如今物质条件好了,生活惬意了,于是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兴趣爱好、学习体验上,例如越来越多人喜欢摄影。吴观丽介绍,社区也常举办摄影大赛,不仅有年轻人参加,很多老年朋友也不甘落后参与其中,参赛者无论专业与否,只要用心拍摄、用“图”说话,总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喜爱。

“一张张图片映射出我们家乡的美,我们家乡的发展,也沁出我们心底的甜!”好几位参加摄影学习的社区人员表示 ,这样的“送课”下乡文化交流活动十分有意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