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密度财经频道
警惕“代理退保”陷阱,依法理性维权——中山国寿提醒您守护保障与财产安全
发布时间:2025-09-19 来源:中国人寿中山分公司

近年来,以“代理退保”为代表的金融黑灰产活动频发,一些非法中介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实则牟取高额手续费、泄露个人信息甚至实施诈骗。中国人寿中山分公司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及上级公司号召,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深入开展“向非法中介说NO”主题活动,呼吁广大消费者认清风险、理性维权,共同维护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

一、轻信“代理退保”,损失难以挽回

2024年,某地退休职工王女士接到自称“保险维权专家”的电话,对方承诺可为其办理“全额退保”,并推荐“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王女士轻信其言,支付高额“服务费”并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敏感信息。最终,退保虽部分成功,但其个人信息遭泄露,不久后遭遇冒名贷款,蒙受经济损失并失去了保险保障。

此类案例并非个例。“代理退保”黑灰产常以“专业维权”“内部渠道”为幌子,诱骗消费者签署代理协议,通过伪造材料、恶意投诉等方式要挟保险公司,实则为收取高额手续费、侵吞退保资金、倒卖个人信息,甚至进一步实施诈骗。

二、“代理退保”四大风险,您不可不知

1. 经济风险

非法中介通常按退保金额20%–50%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截留退保金。消费者不仅资金受损,更丧失原有保障,风险来临时将失去兜底屏障。

2. 信息泄露风险

消费者在办理过程中需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非法中介转卖用于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3. 法律风险

部分不法中介教唆消费者编造理由、伪造证据,可能构成欺诈行为,消费者需承担法律责任,甚至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4. 再投保风险

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状况不佳者,退保后可能因年龄、健康变化无法再次购买保险,或面临费率大幅上涨。

三、识别常见话术,远离非法中介

非法中介多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电话等方式散布虚假信息,常用话术包括:

“100%退成功,不成功不收费”

“专业维权,法务援助”

“保险公司内部有人,快速办理”

“退旧投新,推荐收益更高的产品”

请广大消费者保持警惕,切勿轻信此类承诺,谨防上当受骗。

四、维权正道: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理性维权

若您对保单有疑问或需办理保全、理赔等业务,请通过以下渠道操作:

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热线;

登录保险公司官方APP或微信小程序,在线办理或咨询;

前往保险公司当地客户服务中心柜面办理。

中国人寿严格执行国家金融政策,所有服务流程公开透明,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温馨提示:理性消费,依法维权

金融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投资观念,购买金融产品前充分了解产品特性、风险等级与合同条款,勿受“高收益”诱惑。同时,加强对非法中介的辨别能力,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拒绝委托非法代理维权。

中国人寿中山分公司将持续推进金融知识普及与风险提示工作,与监管部门、社会各界携手净化金融市场环境,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文盾校对——用科技,守文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