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中医药特色技术展示会在市中医院举办
五大“民间绝技”亮相中山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中山日报

瑶医药棒点烧疗法示范现场。  受访者供图

9月13日,中山市中医药“百技千方”挖掘引进传承工程第二届中医药特色技术展示会在中山市中医院成功举办。来自广西、江苏、甘肃、广东等地的五位专家现场展示了瑶医药棒点烧、瑶医火针、藏医针灸、无痛蜂疗及药陶罐疗法五大“民间绝技”,涵盖甲状腺瘤、顽固性偏头痛、腰腿痛等多种疾病的特色治疗,呈现了一场传统医学的“武林盛会”。

本次展示会由市中医药技术中心牵头组织,旨在系统挖掘、引进并规范传承源自医疗机构、非遗单位及民间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推动其从“秘而不传”走向规范化传承与创新应用,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惠及广大市民。全市医疗机构领导及中医骨干参加会议。

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亮在会上表示,本次展示会是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继承、发展和用好中医药宝贵财富的具体实践。他指出,近年来中医院学科实力快速提升,重点专科数量已位居全国地市级医院前列,为特色技术的引进与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卫生健康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叶世南表示,本届展示会既是我市中医药成果的集中亮相,也是一个交流互鉴、共同进步的重要平台。当前,越来越多源于临床实践、确有疗效的中医药特色技术正被系统挖掘与推广,这些技术不仅拓展了中医药服务内涵,也为应对疑难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展示会上,五位来自不同地区的专家现场展示了各具特色的中医药绝技:广西金秀县瑶医医院龚国雅老师演示了用于甲状腺结节或肿瘤的非遗瑶医药棒点烧疗法;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钟丽雁老师展示了瑶医火针疗法,该疗法兼具药力与热力渗透作用;广东省非遗“岭南无痛蜂疗”传承人梁少军老师呈现融合“针、灸、药”三重效应的无痛蜂疗;甘南州藏医药医院李玉宝老师带来了结合藏药与现代针灸的藏医针法;江苏省太仓市级非遗钱氏外治传承人、壮医棍针经筋疗法传承人、国家级非遗传承弟子钱卫东老师演示了能融合太阳火、水中火与天地火三重温养能量,从而疏通经络的药陶罐疗法。

展示环节结束后,中山市针灸学会会长白伟杰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何希俊对各项技术作出专业点评,高度肯定了这些传统特色技术的临床价值与文化意义。

展示会现场特设工作坊环节,由五位专家进行分组教学,通过深入讲解以及手把手地示范,确保参加本次展示会的学员学深悟透、掌握精髓,有效推动中医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

最后,中山市“百技千方”挖掘引进传承工程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赖海标介绍了中山市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在中期评估中取得全国第二的优异成绩,并强调项目明年验收,需持续推进六大创新平台和十大项目,突出“百技千方”等特色工作。

赖海标指出,中医不仅限于中药内服,外治法同样丰富多样,应深入挖掘、研究和推广简便有效、成本低廉的中医药技术,结合现代需求加以改进。他呼吁医务人员积极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于基层的多系统疾病患者,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经验,彰显中医药文化自信。

记者 林燕英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