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省内首个全市性的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培训实践基地落户中山市康复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2 来源:中山市康复医院(石岐苏华赞医院)

6月7日,省内首个聚焦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实战培养的“中山市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培训实践基地”正式落户中山市康复医院(石岐苏华赞医院),标志着中山市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基层康复服务能力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叶世南,石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温晓虹等出席揭牌仪式。中山市康复医院(石岐苏华赞医院)副院长孙红梅主持仪式。



叶世南在致辞中表示,康复事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药在康复领域有着独特优势和深厚底蕴。此次落实建设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培训实践基地,成果直接面向基层群众,是畅通基层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是中山响应国家战略、深化中医药改革的关键一环,将推动康复事业与中医药事业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他希望基地充分发挥三大核心功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技术推广的“枢纽”、科研转化的“平台”,为中山市康复领域及中医药事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同日,由中山市康复医院(石岐苏华赞医院)承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康复诊疗技术在基层医院中的推广应用”培训班顺利开班,吸引全市近200名医疗工作者前来交流与学习。

汪峰表示,此次基地的成立与第二期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班“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旨在系统提升基层人才专业技能,促进中医药在基层的应用。此次培训将继续深化“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邀请知名专家授课,设置丰富实用课程,着力推动中医诊疗新技术在基层医院的落地应用,惠及更多群众。

活动现场,来自省市各大医疗机构的中医康复专家齐聚一堂,结合丰富临床案例,深入分享了中医康复诊疗技术的前沿成果与基层应用经验,为参会学员带来一场知识与实践交融的思想盛宴。

姜迎萍教授讲授《基于“筋膜整体观”的肌骨疼痛中西医协同诊疗特点与思考》

贾超教授讲授《颈性眩晕的中医诊治方案》

丁明晖教授讲授《关注疼痛•引领骨科康复新征程》

李慧敏教授讲授《灸法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陈志标教授讲授《肩周炎的康复治疗策略》

游国清主任讲授《肩痛的注射治疗与中医炁针治疗》

赵明华教授讲授《失眠的中医治疗》

刘松涛主任讲授《芒针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刘星辰主任讲授《从张景岳动静论出发探讨癫痫患者的针刺康复治疗》

杨小雯主任讲授《说话瓣膜在气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陈耀龙主任讲授《腰骶痛的新识简治》


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的重点子项目之一,中山市康复医院(石岐苏华赞医院)于2024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引进培育创新项目,目前已圆满完成首期任务,结业通过率近80%,为全市23个镇街输送了139名中医康复人才。该项目的开展,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中医康复业务能力,缓解了基层、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馆”“中医阁”人才不足问题,也吸引佛山、珠海、汕头、潮州等多地院校、医疗机构前来取经,提升了中山市在中医药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为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巩固有中山特色的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培育“金字招牌”,市卫生健康局授予中山市康复医院(石岐苏华赞医院)“中山市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培训实践基地”称号,开启在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培育方面的深入探索。该基地是广东省首个聚焦基层中医康复人才技术培训的全市性基地,旨在向基层培养输送紧缺适用的中医药技术人才,同时承载基层中医康复科研转化功能。

目前,由基地承办的中山市基层中医康复人才第二期培训已启动,吸引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共计237名医务人员踊跃参与。为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市康复医院组建由省市知名中医康复专家构成的师资团队,将学员分为三批进行精细化教学,确保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与实用兼备。同时,在教学模式上,为兼顾学员工作时间与技能培训需求,市康复医院大胆探索,采用“集中理论授课+分段实践操作+线上考核”的多元化融合教学体系,这一创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培训效率,学员的综合素质与实战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许多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能迅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诊疗中,有效提升了基层中医康复服务水平。

未来,中山市康复医院(石岐苏华赞医院)将依托这一基地,持续深耕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培育,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基层康复服务能力贡献更多“中康力量”,让优质中医康复服务惠及更多百姓。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