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王女士
因单侧乳头溢出咖啡色液体而心生警觉
怀疑自己罹患乳腺癌
于是前往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寻求专业诊断
虽然初步的超声,钼靶等常规检查未显示异常,但经验丰富的接诊医生并未因此掉以轻心。他们决定采用更为精细的乳管镜检查来查明病因。
正是这一决定
揭开了隐藏在乳腺导管内的秘密:
发现了乳管内占位性肿瘤的存在
在得知乳管镜检查结果出来后
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冯立文团队迅速行动
精准地切除了病变的乳管
这场手术不仅保留了患者的哺乳功能
还成功避免了对乳房外观的损伤
经手术病理确认
该肿瘤为导管内乳头状瘤
据了解,导管内乳头状瘤,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激素水平波动、乳管本身病变及慢性炎症刺激等多重因素。其临床表现包括特征性溢液、可触及的肿块以及非周期性胀痛。
在诊断方面,超声检查虽然可以作为初筛手段,但对于小于3mm的病变,其检出率并不理想。而乳管镜作为一种更为精准的检查方法,其定位精度高达90%以上,能够清晰分辨肿瘤的大小、位置及出血点,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医生提醒
乳腺疾病的三大病症包括乳头溢液、乳痛以及乳房肿块。乳痛和乳房肿块由于症状较为明显,一旦出现,多数患者都会引起警觉并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然而,乳头溢液这一症状却常常被患者忽视。
临床上约5%-10%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能发展为乳腺癌,尤其是40岁以上、有血性溢液或家族肿瘤史的高危人群,其癌变风险更高。市民应破除对良性肿瘤的忽视,重视血性溢液等早期症状,并正确认识微创手术的优势。
科普:乳头溢液背后的疾病
除导管内乳头状瘤外,乳头溢液还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
乳腺增生:多为双侧多孔透明或淡黄色溢液,与月经周期相关;
导管扩张症:常伴黏稠的绿色溢液,多见于绝经后女性;
乳腺癌:约7%的乳腺癌患者以血性溢液为首发症状,可伴随乳头凹陷或皮肤橘皮样改变。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