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和小轩从江西萍乡老家来中山与父母团聚,他们住在火炬区的一间出租屋内。不幸的是,刚来中山一天半,出租屋竟发生煤气罐爆炸,造成父亲文萍离世,小佳、小轩和奶奶重度烧伤入院。一方有难,八方来帮。据媒体报道,惨剧发生后,社会各界已发动捐款超过80万元,目前该数字正在增加中。
这宗惨剧令人唏嘘,流动儿童的暑期安全问题和出租屋管理,再次引发社会的关注。
笔者看到,媒体报道中提到两个细节。事故发生的前一天,文萍和周利群夫妇在上夜班,凌晨5点才下班。孩子虽然刚刚来中山,但是夫妻俩要工作,没有办法在家中陪伴;其次,当文萍浑身起火时,家里没有灭火器,妻子只有用毯子来扑救,这也暴露出租屋管理的不足。
中山有很多外来务工者,一到暑期,他们会把孩子从老家接到中山度假,但是自身由于忙于生计、分身无术,无暇照顾孩子。
其实,只要到一些城乡结合地段或城中村走一走,便不难发现,出租屋旁、建筑工地上、密布的电线下、溪流边,都有一些无人看管的“小候鸟”在玩耍。而每年暑期,时不时会发生一些溺水事故、坠楼事故,这让父母们提心吊胆又感到无奈。为避免意外发生,有的父母直接把孩子关在屋里,不准出去。
一个陌生的城市和熟悉的农村老家是截然不同的,在老家,有亲戚朋友照看着,社区也很容易掌握孩子们的情况,但在父母工作的城市里,却很难有机构全面掌握流动儿童的情况。
笔者了解到,一些社区购买了针对流动儿童的社区公益夏令营,这是一件好事,并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他们很放心把孩子交给社工。不过,好归好,政府和社区财力有限,社区公益夏令营也是一席难求。
如何解决供求矛盾突出?笔者认为,引入社会力量支援,应是好办法。比如,江西商会会长魏先生便从2013 年起,在自己的企业办留守员工子女夏令营,持续一个月时间,由公司支付孩子往返中山的费用,安排课程,给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和家长共同生活的机会。
今年,魏先生计划动用商会的慈善基金,将夏令营的受益人群扩大到商会的企业成员,“想办个100 人的夏令营,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他建议,每个商会都能来办一个夏令营,这样就可以解决很多孩子暑假无处可去的问题。
政府支持,提供场地,引入社会力量办公益夏令营不仅有益于流动儿童本身,也体现了中山的包容、博爱精神,更促进了新老中山人的融合,吸引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留在中山,过上有尊严、幸福、安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