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频道
兴中餐饮:高标准护航十五运会中山赛区食品供应
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中山+

2025年9月4日至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群众比赛在中山火热进行。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中山赛区的官方食品专仓运营商及食材总供应商,中山兴中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中餐饮)全程保障赛事食品供应,依托市属国有资本产业集团——兴中集团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布局,高标准打造中山美食产业园作为赛事食品专仓。此次群众赛期间,共为3间赛事指定接待酒店供应超过300个目录的食材,服务人数达710人,为赛事构建起从生产到配送的一体化食品服务体系。

严格准入、动态管理,打造食材供应链

作为入围2025上半年全国最具竞争力食材供应商百强榜单的专业化企业,兴中餐饮有着完善的供应链条,并建立了一套科学严格的供应商准入与持续监督体系。在供应商准入环节,兴中餐饮始终严格执行“三查两评”机制,全面审核供应商的资质背景与商业信誉,实地查验生产基地运营情况,仔细审查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同时结合日常食材验收质量及终端客户满意度,实施综合评价、动态调整、优胜劣汰,不断完善供应链体系,从源头筑牢食材安全屏障。

装运十五运会食材的冷藏车整装待发。通讯员供图

作为赛事食材总供应商,经严谨地综合评估,兴中餐饮向中山市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食品安全和反兴奋剂风险防控工作专班(简称风险防控专班),择优推荐了供应商库内4家单位,经审评均获批纳入食材供应商目录,进一步完善赛事食材供应的源头管控体系,保障食材质量与供应可靠性。

科学分区、数智管理,构建现代仓储链

本次赛事的中山赛区食品专仓设在兴中餐饮于2025年6月底投产的中山美食产业园,内设仓库面积3048㎡的食品工厂,库容达10000m³以上,含常温、冷藏食品仓库共13个。通过科学分区与数智化管理的深度融合,兴中餐饮不仅构建起高效、透明、可靠的现代餐饮仓储运营范式,更以基础设施的硬实力为重大赛事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中山赛区食品专仓食材验收、分拣区域。通讯员供图

兴中餐饮严格按照本次赛事食品专仓管理要求,划分 8个独立单元仓库实施分区管理:不仅专门设置运动员专区、非运动员区及清真食品区,保障不同群体食材的分类存储与使用安全;还同步划分待检区、留样区、合格品区、暂存区及退仓专区,建立起贯穿食品采购、检验检测、食品储存、分拣出库和食品配送全流程的精细化、闭环式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从入库到出库各环节无缝衔接、责任清晰、风险可控,确保食材供应规范有序、高效顺畅。

合格品冷藏库。通讯员供图

赛事食品专仓内配备智能仓库温控系统和智能化监控系统,设置温度标准预警机制,可实时监控库内温度变化和场内整体环境状况,确保食材存储环境完全符合要求。现场拥有6个独立货梯和3个物流通道,满足专用通道发货需求,共有20个发货口,最大限度提高发货效率。

全品检测、全链管控,筑牢食品安全链

为全面保障十五运会赛事期间的食品安全,兴中餐饮充分发挥其专业的全链条管控能力,依托所获得的十三项食品行业权威认证,构建起一套科学严谨、响应快速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在硬件与检测能力方面,食品专仓现场建有超150平方米的专仓检测中心,划分样品接收、前处理、理化检测、快速检测、精密仪器、微生物检测等功能区,配备恒温恒湿系统和万级空气洁净度微生物检测室等先进设施。同时,配备多名专业检测人员,协助风险防控专班指定的专业第三方机构,全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开展赛事食材安全检测,检测项目涵盖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每日可处理300-500批次样品,最快可1小时内出检测结果,极大提升了赛事食材质量把关的效率和精准度。


专业检测人员对十五运会群众比赛非运动员食材进行安全指标检测。通讯员供图


在配送环节,严格落实食材装车前的车厢清洁消毒工作,装车后贴封条或加装密码锁,实现源头封闭管理,确保运输源头安全可控。配送车辆全面接入TMS物流管理系统,依托 GPS 定位线路跟踪、实时温度监控及视频监控,实现食材从出库到赛事各定点酒店“点对点”全程可溯、可控的精准配送,为赛事开展提供了坚实的食品安全后盾。

全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开展赛事食材安全检测。通讯员供图

下阶段,兴中餐饮将持续深化“食材供应链服务商”战略定位,通过强化全链条管控,推动高标准体系落地,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这一国家级体育盛事的顺利开展提供可信赖的餐饮保障。

通讯员 梁海涛

◆编辑:吴玉珍◆二审:张耀文◆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