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频道
东凤镇西罟步村第三届西罟龙眼品鉴大赛暨首届粤菜师傅培训技能大赛举行
龙眼入菜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7-09 来源:中山日报


7月8日,东凤镇西罟步村举行广府风味粤菜师傅培训技能大赛。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蝉鸣夏日长,西罟佳果香。7月8日,第三届西罟龙眼品鉴大赛、西罟步村首届广府风味粤菜师傅培训技能大赛,先后在东凤镇西罟步村拉开帷幕。比赛首先从外形、香味、甜度、果核大小各方面评选出今年的优秀果品,西罟步村十二队的陈桂金获得新一届“果王”称号。随后举行的首届广府风味粤菜师傅培训技能大赛,邀请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学员,烹饪以当地特色农产品脆肉鲩、脆肉龙眼入菜的指定菜式,评选出别出心裁的粤菜师傅新星。

■全村种植龙眼树超过2万株

西罟步村党委书记张桂南介绍,西罟步村的龙眼有着自己的特色。一百多年前,村民从小榄镇带回石硖龙眼和乌圆龙眼树苗种植于龙涌一带,并摸索出在乌圆龙眼树上嫁接石硖龙眼苗,培养出当地特色的脆肉石硖龙眼。西罟脆肉龙眼因口感好、果肉多汁脆甜,1985年荣获了广东省优质脆肉龙眼评比一等奖,1992年10月被评为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质奖。

农历的五六月走进东凤镇的西罟步村,家家户户门前挂满了佳果。全村种植龙眼树超过2万株,挂果超过3000株。为引导村民科学栽种龙眼树,该村已连续三年举办龙眼品鉴大赛。今年比赛吸引60个家庭报名参加,经过初步筛选,经过专家的打分推荐,最后选出果王1名、优胜奖2名、入围奖7名、推荐奖31名。果王陈桂金得到了5位评委的全票推荐。

评委之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原龙眼研究室主任潘学文研究龙眼超过40年。他告诉记者,近年来,他经东凤镇和西罟步村的邀请,多次来到当地送技术、送经验。“从本次评比来看,大部分村民种植技术比前两年有进步。但仍有参赛作品挂果过多,影响了龙眼的口感和大小。”潘学文补充说,一个枝条的龙眼挂果不宜超过60颗。

■携手粤菜师傅擦亮脆肉石硖龙眼品牌

下午举行的首届广府风味粤菜师傅培训技能大赛战况同样激烈。来自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西罟步村站)的学员们组成10支参赛队伍,在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依次排列。他们通过烹饪三道菜式一决高下。第一道菜须以脆肉鲩鱼为主要食材;第二道菜须以脆肉石硖龙眼为主要食材;第三道菜食材不限,但不能采用名贵食材。完成所有菜式后按照秩序上菜并向评委介绍菜名、原料、制作工序、特色及其寓意并回答评委现场提出的相关问答。

选取最爽口的鱼腩部位,腌制后裹上粉浆下锅榨至金黄,撒上椒盐粉。调制百香果酱,去核的龙眼肉伴碟,一碟百香龙眼鱼以其香脆清甜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点赞。经过激烈的比拼,由张秀锦、陈焕转、张培灵三人组成的“快乐厨娘队”以菜式百香龙眼鱼、鱼跃龙门、一鸣惊人夺得本次比赛的桂冠。

44岁的张秀锦是西罟步村十四队的村民,是一名自由从业者。今年6月,她和同村的陈焕转、张培灵一同报名参加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的粤菜师傅班,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上课。“如何控油掌勺,如何把握火候,这半个月我成长许多。两个女儿说,我做的菜比得上外面的师傅了。”张秀锦说,这次获得村的大赛冠军,她对未来在粤菜领域就业创业充满信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