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频道
香港创客到中山释放“烟火气”
宜居宜业的中山吸引香港人许德祥扎根做起家传的牛杂生意,分店越来越多
发布时间:2021-04-09 来源:中山日报

开栏语

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新时代践行新发展理念中,更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回看来时路,启航新征程,即日起,本报推出“我眼中的中山”栏目,以平凡人眼中的平凡事为切口,全方位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山城市形象、中山市民精神风貌发生的变化,激发中山启航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中山是一座幸福感极强的城市,在这里我可静下心来感受生活的美好。”4月6日上午9点多,暖阳下,港口镇亚游茶餐厅前,香港创业青年许德祥与妻子坐在椅子上,品着咖啡聊着天,等着客人陆续到来自己的牛杂店。

闲时品一杯咖啡,饿时吃一碗牛杂,带带孩子招呼客人。这是许德祥夫妇的日常。

许德祥是一名香港人,熟悉他的人都叫他牛杂大王。10年前他是游走在众多城市的“生意人”,多方游走之后,许德祥瞄准中山便利的交通和中山人务实的精神,在2010年定居中山。定居中山之后,他重拾“生意人”角色,将家传做牛杂的老手艺焕发新生,在中山开起了茶餐厅,并且在周边城市开了连锁店。


   许德祥在制作牛杂。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在众多城市打拼后选择扎根中山

清晨6点起床,去市场购买新鲜食材,回到餐厅就开启店铺的经营工作,遇到熟客前来就上前寒暄几句聊聊家常,晚上10点就回家带孩子洗漱睡觉。许德祥非常满意如今的生活。

1982年出生在香港的许德祥,留学回国之后,先后在南京、成都、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工作。“那时候工作压力很大,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8个小时。”许德祥说,连轴转的工作、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都让他感到疲惫,迫切想要寻找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安定下来。

“我当时主要考虑三点,便利的交通、良好的营商环境、熟悉的生活环境。”许德祥说,2010年前后,他在珠三角等多个城市之间对比,发现中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最让他满意,四通八达的高速路、快捷的城市轨道交通、便利的码头客运、满大街熟悉的粤语口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处都让他对中山这座城市充满好感。2010年时,许德祥就毫不犹豫选择定居中山港口。

“许老板,今天的10只鸡全部放在厨房了,你在收据上签个字吧!”当天鸡肉供应商李先生热情地和许德祥打着招呼。许德祥说,除了便利的交通和熟悉的口音之外,中山人民务实的性格更坚定了他选择定居中山。他举例说,做了近10年的牛杂生意,为其提供牛杂、鸡肉、蔬菜的供应商几乎都没有更换过,每次他们提供的食材都非常新鲜,也不会货不对板进行“注水”。即使去市场买菜,也不会因为顾客不懂行情,摊贩就乱喊价格,每一件东西都明码标价,这一切都让许德祥更具有“安全感”。

牛杂越“抖”名气越大

1985年,香港深水埗黄金戏院外街,鱼蛋、肠粉、鲮鱼肉等系列手推车小摊贩,承载了许德祥整个童年的回忆。那时,年幼的许德祥跟着父亲和亲戚,推着一架小小的手推车,沿街叫卖牛杂,自此他与牛杂结下了不解之缘。

“定居中山之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未来究竟做点什么。”许德祥说 。

弹牙爽脆的金钱肚、饱满多汁的牛膀、软糯筋道的牛筋……点进抖音账号“亚游牛杂”,可看到许多关于牛杂的评论。许德祥自豪地说,从2018年抖音账号开设以来,他断断续续发布了20多个视频,吸引了5000多万人关注。许德祥介绍,在中山创业近10年来,他先后在石岐区、东区陆续开了餐饮连锁店,今年年初他又扩大店铺规模,在港口镇开了新的店铺,现如今他在深圳、珠海、福建、山西还有6家加盟店。

“近10年来,中山各方都不断向好发展,也让我吃下了‘定心丸’,敢于扩大经营。”许德祥说,随着中山城轨站和高铁站的开通,前来中山游玩的游客明显增多;城市的更新发展步伐也越来越快,一幢幢新修的大楼拔地而起;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酒楼餐厅吃饭;餐饮品类也逐渐丰富,各种韩国料理、越南菜、日本料理悄然兴起……

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店铺扩张等一系列利好,让许德祥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充实又自在的日子背后,许德祥心中也潜藏着一个心愿:“我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对港澳创业青年的扶持,在日常生活或者相关手续办理上,能相对简化办事流程,为有志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办事便利,不至于让他们的创业激情,在繁琐的流程中被磨灭。”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