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传唱十年:黄国营激情分享与岭南童谣同成长的故事,并携带两首作品展演
发布时间:2025-08-07 来源:中山市音乐家协会

童谣是记述时代的艺术瑰宝,是滋润人心的文化载体。2015年来,广东连续十年开展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征集原创童谣作品7000余首,组织开展童谣传唱1270余场,覆盖粤港澳大湾区8000余所中小学。打造出广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靓丽品牌、粤港澳大湾区少年儿童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7月24日晚,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节目——“童声耀湾区 拾梦向未来”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文联、省作协、省少工委主办,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承办,共分“古韵童游记”“新声万花筒”“童心传声机”“星辰望远镜”四大篇章,通过童声合唱、视频短片、现场访谈等形式,融入非遗、科技、体育等元素,以动人歌声唱响岭南大地推进“百千万工程”、喜迎十五运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绿美生态广东的生动图景。

微信图片_20250807163037_副本.jpg

展演中,我市音乐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黄国营作了题为《让童谣创作扎根时代土壤》的主题分享,他说每次整理书房,他总会抚摸这个有些褪色的红色证书——2019年《十二花谣》获得岭南童谣征集特等奖。六年了,证书的折痕里藏着他和岭南童谣一起成长的故事,也映照着十年之间岭南童谣发展的精彩。黄国营从一本证书背后的三个月“阵痛”、从童谣里长出的时代触角、让传统与现代在童谣里相遇、让童谣变成会飞的蒲公英等角度进行了现场分享。童谣该是什么样子?黄国营说,别把它当温室里的花,要让它像蒲公英,扎根在时代的土壤里,风一吹,就能落到孩子们的心里。十年童谣排成排,就像看着一群孩子长大,有天真的底色,也有时代的亮色。而作为创作者的我们用音符搭一座桥,让孩子们的声音被听见,让时代的故事被记住,让文化的种子,在歌声里慢慢发芽。

微信图片_20250807163043_副本.jpg

黄国营携带《牵手出发》《大湾区少年》两首作品进行了展演。展演期间,黄国营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以童谣为载体,用童真视角捕捉乡村蝶变、城镇提质的鲜活细节,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成效在稚嫩歌声中可感可知。”黄国营从2019年参加岭南童谣大赛,6年间共有7个作品获奖,两度获得特等奖。其中一件特等奖作品,就是2023年作词的乡村振兴主题歌曲《牵手出发》。自己就是在带中山孩子深入西南腹地山村,走访贵州六盘水的过程中获得了灵感。两地少年“乡村有百花”“城市有大厦”的对话被他原汁原味地用进歌曲里,成为全曲“点睛之笔”。黄国营还表示,他曾用乡土气息浓郁的非遗咸水歌首次以普通话童谣形式创作的《中国碗 中国粮》童谣荣获广东省群众艺术作品评选一等奖。前不久他刚刚完成了《荔香小站》的童谣创作,也充满着新时代乡村的生活气息。

“创作更多反映时代、贴近生活的童谣,最重要的还是得学会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从妈妈的唠叨、孩子间对话里寻找创作灵感,要以孩子的视角,用孩子的语言来表达时代故事。”黄国营这样说道。

◆编辑:吴玉珍◆二审:张耀文◆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